iptables 基本术语

本文深入讲解iptables防火墙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在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配置实现数据包过滤和地址转换等功能。文章还介绍了iptables的链、表、规则等核心组件,并解释了诸如DNAT和SNAT等关键技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iptables基本概念

iptables防火墙目前市面上有3、4层的防火墙,叫网络层的防火墙,还有7层的防火墙,其实是代理层的网关。

对于TCP/IP的七层模型来讲,三层的防火墙会在这层对源地址和目标地址进行检测。对于七层的防火墙,不管源端口或者目标端口,源地址或者目标地址是什么,都将对所有的东西进行检查。

                    数据包进入netfilter流程图

数据包进入流程图1

  1. DNAT - Destination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目的网络地址转换。一种改变数据包目的 ip地址的技术,经常和SNAT联用,以使多台服务器能共享一个ip地址连入Internet,并且继续服务。通过对 同一个ip地址分配不同的端口,来决定数据的流向。

  2. Stream - 流是指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包和通信的双方都有关系的一种连接连接看作是单向的,流表示双向的连接)。一般的,这个词用于描述在两个方向上发送两个或三个数据包的连 接。对于TCP,流意味着连接,它发送了一个SYN,然后又回复SYN/ACK。但也可能是指这样的连接,发送一 个SYN,回复ICMP主机不可达信息。

  3. SNAT - Source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源网络地址转换改变数据包源ip地址的技术, 经常用来使多台计算机分享一个Internet地址**。这只在IPv4中使用,因为IPv4的地址已快用完了,IPv6将解 决这个问题。

  4. State - 状态指明数据包处于什么状态。状态在RFC 793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中定义,或由用户在Netfilter/iptables中自定义。

  5. User space - 用户空间,指在内核外部或发生在内核外部的任何东西。例如,调用 iptables -h 发生在内核外部,但iptables -A FORWARD -p tcp -j ACCEPT (部分地)发生在内核内部,因为一条新的规则加入了规则集。

  6. target ,对匹配的数据包所做的操作

我是可爱的分割线 ********************************************************************************************************************************************************************************************************************************************************
iptables有
5个链:PREROUTING, INPUT, FORWARD, OUTPUT, POSTROUTING,
4个表:filter, nat, mangle, raw.
4个表的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raw–>mangle–>nat–>filter

注意:

RAW表只使用在PREROUTING链和OUTPUT链上,因为优先级最高,从而可以对收到的数据包在连接跟踪前进行处理。一但用户使用了RAW表,在某个链上,RAW表处理完后,将跳过NAT表和 ip_conntrack处理,即不再做地址转换和数据包的链接跟踪处理了.

RAW表可以应用在那些不需要做nat的情况下,以提高性能。如大量访问的web服务器,可以让80端口不再让iptables做数据包的链接跟踪处理,以提高用户的访问速度。

一些关键词解释:

1)匹配(match)
符合指定的条件,比如指定的 IP 地址和端口。

2)丢弃(drop)
当一个包到达时,简单地丢弃,不做其它任何处理。

3)接受(accept)
和丢弃相反,接受这个包,让这个包通过防火墙。

4)拒绝(reject)
和丢弃类似,但是它还会向发送这个包的源主机发送错误消息。这个错误消息可以指定,也可以自动产生。

5)目标(target)
指定的动作,说明如何处理一个包,比如:丢弃,接受,或拒绝。

6)跳转(jump)
和目标类似,不过它指定的不是一个具体的动作,而是另一个链,表示要跳转到那个链上。

7)规则(rule)
一个或多个匹配及其对应的目标。

8)链(chain)
每条链都包含有一系列的规则,这些规则会被依次应用到每个遍历该链的数据包上。每个链都有各自专门的用途。

9)表(table)
每个表包含有若干个不同的链,比如 filter 表默认包含有 INPUT,FORWARD,OUTPUT 三个链。iptables 有四个表,分别是:raw,nat,mangle和filter,每个表都有自己专门的用处,比如最常用filter表就是专门用来做包过滤的,而 nat 表是专门用来做NAT的。

10)策略(police)
策略是指,对于 iptables 中某条链,当所有规则都匹配不成功时其默认的处理动作。

11)连接跟踪(connection track)
又称为动态过滤,可以根据指定连接的状态进行一些适当的过滤,是一个很强大的功能,但同时也比较消耗内存资源。
                    数据包进入netfilter的流程图

数据包进入iptables流程图2

数据包流经netfilter的路径:

a.流入本机数据包的路径:

所属表           mangle                   nat       mangle    nat     filter
网络数据包 -> PREROUTING -> PREROUTING -> 路由选择 -> INPUT -> INPUT -> INPUT -> 本地处理进程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一个基于MATLAB实现的电力负荷预测项目,该项目运用遗传算法(GA)优化支持向量回归(SVR)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的超参数及特征选择。项目旨在解决电力系统调度、发电计划、需求侧响应等多个应用场景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在应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带来的非线性、非平稳负荷预测挑战。文中涵盖了从数据接入、特征工程、模型训练到部署上线的全流程,包括详细的代码示例和GUI设计,确保方案的可复现性和实用性。 适用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尤其是熟悉MATLAB语言和机器学习算法的研发人员;从事电力系统调度、电力市场交易、新能源消纳等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专家。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通过构建面向小时级别的滚动预测,输出高分辨率负荷轨迹,为日内与日前滚动调度提供边际成本最小化的依据;②在负荷高峰和供给紧张时,通过价格信号或直接负荷控制实施需求侧响应,提升削峰效率并抑制反弹;③为灵活性资源(调峰机组、储能、可中断负荷)提供更清晰的出清路径,降低弃风弃光率,提升系统整体清洁度;④帮助市场主体更准确地评估边际出清价格变化,提高报价成功率与收益稳定性,同时降低由预测偏差带来的风险敞口;⑤在运维与审计场景中,对预测产生的原因进行说明,保障业务侧与监管侧的可追溯性。 阅读建议:此资源不仅提供了完整的代码实现和GUI设计,更注重于理解GA优化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处理、特征构造、模型选择及评估等核心步骤。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建议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践,并深入研究每个阶段的具体实现细节,特别是适应度函数的设计、超参数空间的定义以及多样性维护机制的应用。此外,关注项目中关于数据对齐、缺失值处理、特征标准化等方面的最佳实践,有助于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