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小结如下:head first 设计模式
工厂模式
用途:封装创建对象的代码。
由工厂处理创建对象的细节。
1.简单工厂:由一个对象负责所有具体类的实例化。
由一个工厂类根据传入的参数决定创建哪一种产品类。
相关类:
客户类(披萨商店)->工厂类(用于根据不同的情况创建不同的对象)->抽象产品类->具体产品类
案例:制作什么样的披萨
2.工厂方法模式:通过让子类决定创建的对象是什么,来达到将对象创建的过程封装的目的。
定义了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但由子类决定要实例化的类是哪一个。工厂方法让类把实例化推迟到子类。
相关类:
创建者类:抽象创建者类(定义了抽象的工厂方法,用于处理对象的创建)->具体创建者类(实现了工厂方法)
产品类:抽象产品类->具体产品类
简单工厂和工厂方法之间的区别:
工厂方法模式的核心是一个抽象工厂类,而不像简单工厂模式, 把核心放在一个实类上。
工厂方法模式可以允许很多实的工厂类从抽象工厂类继承下来, 从而可以在实际上成为多个简单工厂模式的综合,从而推广了简单工厂模式。
反过来讲,简单工厂模式是由工厂方法模式退化而来。设想如果我们非常确定一个系统只需要一个实的工厂类, 那么就不妨把抽象工厂类合并到实的工厂类中去。而这样一来,我们就退化到简单工厂模式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