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出从3K到1w的重要一步

本文深入探讨了为什么大牛程序员能够轻松应对复杂任务,而新手程序员却面临挑战。通过揭示设计模式这一关键技能,文章指出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师不可或缺的知识。文章详细介绍了设计模式的起源、种类及其在面向对象设计中的重要性,同时强调遵循六大设计原则对于创建高质量软件的重要性。通过理解这些原则和模式,程序员能够显著提升自己的能力,迈向更高的职业发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IT职场的小菜经常有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一个相似的功能,大牛一会儿就搞定,然后悠闲地品着下午茶逛淘宝;而自己加班加点搞到天亮还做不完。

        为什么用户提出需求变更后,大牛只需潇洒地敲敲键盘,改改配置;而自己将代码改了又改,删了又建,几乎晕厥,最后只能推翻重来。

        为什么大牛写完的程序测试上线后,几乎完美运行,用户无懈可击;而自己的程序bug重重,改好一个却又引出另一个,按下葫芦浮起瓢,几近崩溃。

        为什么同样是程序员,大牛工资1W,而自己只能拿区区的3K

        大牛显然知道一些小菜所不知道的秘密,这秘密又是什么呢?

        这个秘密就是设计模式。设 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可重用代码、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 码可靠性。设计模式使代码编制真正工程化,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的基石,如同大厦的一块块砖石一样。只有精通了设计模式,才敢说真正理解了软件工程。可以 说,设计模式是每一个架构师所必备的技能之一。作为一个面向对象设计程序员,只有精通了设计模式,才能完成自身价值从3K1W的飞跃,才能摆脱码奴的命 运,成为一个真正的软件工程师。

        提到设计模式,不得不感谢GoFGang of Four,四人组),他们1995年出版的《设计模式》一书,第一次将设计模式提升到理论高度,并将之规范化。书中一共总结了23种基本的设计模式。而这 23中设计模式几乎涵盖了面向对象设计过程中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书中提到的23种设计模式分别是:

1.单例模式 2.工厂方法模式 3.抽象工厂模式 4.模版方法模式 5.建造者模式 6.代理模式 7.原型模式 8.中介者模式 
 9.命令模式 10.责任链模式 11.装饰模式 12.策略模式 13.适配器模式 14.迭代器模式 15.组合模式 16.观察者模式 
 17.门面模式 18.备忘录模式 19.访问者模式 20.状态模式 21.解释器模式 22.享元模式 23.桥梁模式

        那么如此多的设计模式又是从何而来呢?《易经》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意思就是说世界万物皆有起源。而设计模式的起源是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是面向对象设计的精髓——抽象。面向对象通过类和对象来实现抽象,实现时产生了面向对象的三个重要机制:封装、继承、多态。正是这 三个机制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设计模式。在面向对象软件设计的发展过程中,除了《设计模式》一书中提到的23中设计模式之外,新的设计模式仍然不断出现。

        从面向过程到面向对象是软件设计诞生以来的迈出的最伟大的一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成功解决了面向过程软件编程的低效率问题,并且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编程思 维,为软件设计揭开了新的篇章。然而,要实现面向对象设计,彻底摆脱面向过程设计思维,并不仅仅是只要使用了一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就能够达到的。使用面 向对象设计,可以设计出优秀的软件,同样也可以设计出糟糕的软件。只有遵循一些特定的原则,才能设计出复用性高灵活性好的软件来。

在运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软件设计时,需要遵循的原则一共有6个,他们是:

1.  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2.  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3.  依赖倒置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4.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5.  迪米特法则(Law Of Demeter6.  开闭原则(Open Close Principle

        在软件设计的过程中,只要我们尽量遵循以上六条设计原则,设计出来的软件一定会是一个优秀的软件,它必定足够健壮、足够稳定,并以极大的灵活性来迎接随时而来的需求变更等因素。当完全明白这六个原则的含义时,小菜便完成了走向大牛的蜕变。

 

 

内容概要:本文系统介绍了基于C#(VS2022+.NET Core)与HALCON 24.11的工业视觉测量拟合技术,涵盖边缘提取、几何拟合、精度优化及工业部署全流程。文中详细解析了亚像素边缘提取、Tukey抗噪算法、SVD平面拟合等核心技术,并提供了汽车零件孔径测量、PCB焊点共面性检测等典型应用场景的完整代码示例。通过GPU加速、EtherCAT同步等优化策略,实现了±0.01mm级测量精度,满足ISO 1101标准。此外,文章还探讨了深度学习、量子启发式算法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前景。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尤其是熟悉C#和HALCON的工程师或研究人员,以及从事工业视觉测量与自动化检测领域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如何使用C#和HALCON实现高精度工业视觉测量系统的开发;②掌握边缘提取、抗差拟合、3D点云处理等核心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③了解工业部署中的关键技术,如GPU加速、EtherCAT同步控制、实时数据看板等;④探索基于深度学习和量子计算的前沿技术在工业视觉中的应用。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技术实现,还附有完整的代码示例和实验数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同时,文中提到的硬件选型、校准方法、精度验证等内容,为实际项目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文章最后还给出了未来的技术演进方向和开发者行动建议,如量子-经典混合计算、自监督学习等,以及参与HALCON官方认证和开源社区的建议。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基于WOA-GRU-Attention模型的时序数据分类预测项目,旨在提升时序数据分类准确率,实现智能优化,并提供强泛化能力的分类框架。项目背景指出传统机器学习方法难以处理时序数据的复杂特性,而GRU、注意力机制和WOA的结合能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文章详细描述了项目的目标与意义,包括提升分类准确率、实现智能优化、推动元启发式算法的应用等。同时,文中列出了项目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如高维数据特征复杂、超参数调优难度大等。项目模型架构由WOA、GRU和注意力机制三部分组成,通过Python代码示例展示了模型的具体实现,包括模型定义、训练过程和WOA优化算法的核心步骤。;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尤其是对深度学习、时序数据分析感兴趣的开发者和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提升时序数据分类准确率,特别是在金融、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② 实现模型训练过程的智能优化,避免传统调参的局限;③ 提供具备强泛化能力的时序数据分类框架,支持多行业多场景应用;④ 推动高性能时序模型的工业应用落地,提高智能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决策质量。; 其他说明:项目不仅实现了工程应用,还在理论层面对GRU结构与注意力机制的融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WOA优化过程对模型训练动力学展开研究,促进了深度学习与优化算法交叉研究领域的发展。读者可以通过提供的代码示例和链接进一步了解项目的具体实现和应用场景。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PyQt5创建一个功能全面的桌面备忘录应用程序,涵盖从环境准备、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到主程序结构及高级功能实现的全过程。首先,介绍了所需安装的Python库,包括PyQt5、sqlite3等。接着,详细描述了SQLite数据库的设计,创建任务表和类别表,并插入默认类别。然后,使用Qt Designer设计UI界面,包括主窗口、任务列表、工具栏、过滤器和日历控件等。主程序结构部分,展示了如何初始化UI、加载数据库数据、显示任务列表以及连接信号与槽。任务管理功能方面,实现了添加、编辑、删除、标记完成等操作。高级功能包括类别管理、数据导入导出、优先级视觉标识、到期日提醒、状态管理和智能筛选等。最后,提供了应用启动与主函数的代码,并展望了扩展方向,如多用户支持、云同步、提醒通知等。 适合人群:零基础或初学者,对Python和桌面应用程序开发感兴趣的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PyQt5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界面设计、信号与槽机制;②掌握SQLite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创建表、插入数据、查询等;③实现一个完整的桌面应用程序,具备增删改查和数据持久化功能;④了解如何为应用程序添加高级特性,如类别管理、数据导入导出、到期日提醒等。 阅读建议:此资源不仅适用于零基础的学习者,也适合有一定编程经验的开发者深入理解PyQt5的应用开发。建议读者跟随教程逐步实践,结合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每个步骤,同时可以尝试实现扩展功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开发技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