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由@liuchyi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链接:http://blog.youkuaiyun.com/liuchyi/article/details/37930043
写在前面:
终于花了大概15天的时间,把吴军博士著的《浪潮之巅》第二版读了一遍,可以说是收获良多,对近半个世纪的IT科技史有了一知半解。但可惜这次只是粗读而已,并没有仔细去品尝,原因和见识有关,也与时间有关,下次有机会再慢慢品读。借用其他读者的评述:浪潮之巅的价值不在于陈述的事实,而在于总结出来的规律。书中所涉及的一些IT规律,吴军博士都做了详细的解释和例证,如摩尔定律、反摩尔定理、安迪-比尔定律、诺威格定律、基因决定论等等。合计大约600页的上下册,内容丰富,叙写生动,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聊,跟随吴军博士一起去回顾科技的发展,各大巨头的兴起繁荣衰老灭亡。之前对于AT&T、IBM、Apple、Intel、Microsoft、Cisco、Yahoo!、Google、Facebook,只是肤浅的了解,但读完该书之后就有了更进一步的肤浅了解了。上述所提高公司,正如书中所说:虽然他们来之不同的领域、中间有些已经衰落或者正在衰落,但是他们都极度辉煌过,他们都曾经是全球性的帝国、统治过自己所在的产业。有人说不懂历史就不懂现在,也看不到未来,蛮同意这说法的。之前一直羡慕能进之前大公司,大企业工作的人,觉得他们很牛掰,也梦想着有一天也能像他们一样,但却一直没有去了解这些大公司、大企业的历史和文化,对IT发展史也是朦朦胧胧,没有一个清晰的主线,不知当今科技所出的历史位置。感谢吴军博士带给我这么一本好书,告诉了我自己在IT发展史的位置,将来IT发展往那个方向。下面就总结,便于以后查看。
关于过去
在工业的历史上,新的技术代替旧的技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幸运之事就是发现和顺应这个新技术的浪潮,前文提到的大公司大企业,都是新技术的弄潮儿,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繁荣。
从AT&T(现为at&t,即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这帝国中,我了解到了贝尔实验室的光辉历史。贝尔实验室,历史上最大。最成功的私有实验室,可以说AT&T的发展和繁荣,很大程度都归功于贝尔实验室的成功。贝尔实验室在通信领域、信息领域、半导体、计算机领域都长期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出了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例如我所知道的香农,里面的很多人也获得诺贝尔奖、图灵奖、香农奖等等。AT&T和贝尔实验室相辅相成,共促发展,这是一种良性的共处,为人类的进步、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我们之所以有电话、手机、互联网等科技产品的使用,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贝尔实验室创建和提出的技术理论和技术创新。几度繁荣之后的AT&T在华尔街的影响下做出了几次错误决策,最后还是抵挡不住历史的规律,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跟不上时代科技,黯然退出了科技历史中心舞台。
从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这蓝色区人中,我了解到原来IBM的定位是服务型的技术公司,主要用户群是企业级,是Linux服务器的生产商。从机械革命生产制表机傍上了美国军方,研制世界上第一台继电器式计算机,IBM就迎来了自己的春天。50年代之后,在小沃森带领下,IBM领导了电子技术革命的浪潮,在冯.诺依曼和麻省理工强大技术的支持下,IBM将计算机从政府部门和军方推广到了民间,当然那时候能用得起计算机的都是一些土豪级部门或者个人,到现在IBM的客户主要都是美国政府部门、大公司和银行,即使它生产的电脑也是针对企业用户而不是个人用户。可以说在50-80年代,IBM在计算机领域上独孤求败,后来由于IBM自身基因(IBM将计算机和服务绑在一起,导致PC事业不会上升到公司战略高度)、反垄断的后遗症、微软崛起等错过了以微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浪潮。2005年,IBM将个人电脑部门卖给了中国联想,IBM就彻底退出了个人电脑的舞台了。IBM发展也经历了严重亏损,后来在郭士纳的领导下,IBM成功瘦身,通过部门改革和战略定位(服务型技术公司)把身上过多的赘肉去掉,重新获得了生机和活力。无论世界如何发展,对IT服务的需求总是存在的,而且是上升的,正基于此道理,IBM虽然经历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2008年金融危机,但是业绩也没有受多大的影响,依旧在世界上屹立不倒、稳步发展。
从Apple公司的复兴中,我了解到乔帮主对苹果公司是不可或缺,虽然他已经离世,但留下的基因还在。苹果公司的兴衰和其创始人的沉浮完成重合。早期的苹果开创和发展了个人电脑工业,将个人电脑真正带进了寻常百姓家,麦金托什是世界上第一款普通老百姓可以买得起、拥有交互式图形界面并且使用鼠标的个人电脑。正由于此,苹果和乔布斯早期也发展得顺风顺水,名利双收。接着由于乔布斯和斯卡利的内斗,苹果公司把乔布斯踢出了苹果,接着苹果进入长达15年的低谷,差点还被IBM和SUN公司收购。再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英雄归来,苹果在乔帮主苛刻独到的艺术追求下,被带领进军高端市场,开始研发高品位和时尚的产品,就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ipod/iphone等i系列产品。可惜。这些产品我都没有拥有过,在早期这是高大尚的标配,我等屌丝望而兴叹。但不拥有并不代表不去赞叹,的确当时iPhone的出现改变很多人对手机看法,原来手机也可以做成这样,做的如此精细和功能先进。不可否认,iPhone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它颠覆了通信行业,它引领了时尚潮流。不过,随着乔布斯这位技术完美结合艺术的魔术师的逝去,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经济收入的提高,现在苹果iPhone手机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大不如初,从身份象征到沦为街机,时尚贵族象征意义慢慢淡去。后来慢慢对苹果产品的关注也少了,无论之后iPhone5,还是现在讨论今年推出的iPhone6。对于我来说,缺少乔布斯的苹果产品,总好像总缺了点什么。文中吴军博士也提到:“缺了乔布斯的苹果前途可能不会很美妙,即使在2010年苹果公司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但是我依然不看好它在这个巅峰维持太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