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编程的时候一直使用的myeclipse的手动添加jar的方式搞web
工作的第一年使用的是eclipse手动添加jar的方式搞web
后来就一直使用IDEA+maven的方式搞WEB。
现在的公司突然给了我一个eclipse手动添加jar的古老方式我就蒙了。长期使用IDEA的tomcat配置方式,现在使用eclipse的就有点适应不过来,IDEA内部维护了一个tomcat,只提供了配置方式。eclipse貌似需要打包到外部的tomcat中。还有maven的编译打包非常的方便。所以我就弄了好久。也有很多坑。这里记录一下,希望能帮到大家。我说错了的地方希望指出,让大家共同进步。
导入eclipse工程到IDEA
这个很多网上都有介绍,我这里就不介绍了
导入进去后
目录结构
无非就两块,源码在java目录中,配置文件在resource目录中,他这里使用了maven的目录结构。
然后web资源就在WebRoot中。其中classes目录是我后面添加的。原始目录是没有这个的
他的所有依赖jar都放在lib中。说实在的 ,我很讨厌这种方式。
一开始项目全部依赖报错
配置IDEA
点击红框处得到配置界面如下:
箭头出必须指定,整个项目编译的JDK版本,然后项目编译输出这个我使用的默认的没有管。但是我们可以看看这个编译输出:
他并没有web.xml。所以我感觉不太靠谱。总之默认别管就好
因为项目都爆红所以我将lib包下的东西和tomcat中的lib包全部添加进来。(具体怎么添请自行百度)
这里是说使用模块编译输出的目录。因为WebRoot中是WEB应用,怎么能缺少class文件呢?所以我们编译后的class文件都放在classes里面
这里是你的源码目录和配置文件目录
上面需要指定你的web目录的web.xml文件,这就是我没有用out目录的原因。然后下面是指定WebRoot目录
因为IDEA自带了tomcat插件,你只需要将你的应用打包成一个artifact成品即可。指定这个成品使用的输出目录就是我的webroot
现在请看我的WebRoot目录:
这个目录就是一个完整的web应用了,有web.xml,
有classes,有lib库,有资源文件。
运行OK了。
总结
虽然很久没有用原始的方式部署了,但是通过报错信息一步一步的分析,一步一步的推理还是能将项目部署起来。只是我的理论肯定有很多错误的地方,工作太忙门没时间再去看原理。直觉就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