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达峰碳中和
文章平均质量分 86
文fei哦
目前主要从事能源电力系统规划及优化运行、可再生能源、低碳电力技术、负荷预测、电力市场、碳达峰碳中和、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储能等方面的规划、研究与设计工作。业余喜欢研究和跟踪群智能优化算法、AI、大数据、机器视觉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
展开
-
如何构建匹配“双碳”目标的新型电力系统
本文从微信公众号【财经十一人】处转载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电源侧、负荷侧和电网侧需要系统性重塑,电力改革的目标也应从降电价转向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转型中国要在2025年实现风光发电量占比达16.5%左右的目标。图/人民视觉中央财经委员会在2021年3月15日的第九次会议上指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电力行业是中国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单一行业,2019年电力行业碳排放达到40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2%。构建以新能源为.转载 2021-09-27 09:07:35 · 992 阅读 · 0 评论 -
碳汇、碳配额、碳交易,CCUS、CCER、碳知识大全
一、什么是碳排放?碳排放,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向外界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等)的过程。碳排放是目前被认为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碳排放中占比最大的(54%)来源于电力和供热部门在生产环节中化石燃料的燃烧。二、什么是碳达峰?广义来说,碳达峰是指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介绍,碳达峰是一个过程,即碳排放首先进入平台期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之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碳达峰转载 2021-07-29 09:32:38 · 1399 阅读 · 0 评论 -
【碳达峰碳中和—观点1】刘科院士:碳中和误区及其现实路径
当前对碳中和的六大误区中国每年排放约103亿吨二氧化碳,人均排放7.4吨,一个三口之家, 每年平均排放22吨二氧化碳。尽管风能,太阳能,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学品,CCS(碳捕集和储存技术),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提高能效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减碳有些贡献,都值得去鼓励,探索和实施;但对天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减低的比例是相当有限的。当前业内对碳中和的挑战及认知有限,存在几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认为风能和太阳能比火电都便宜了,因此太阳能和风能完全可以取代火电实现碳中和。事实是每年8760小时,而太阳能.转载 2021-07-25 09:30:47 · 1194 阅读 · 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