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CMake+MinGW配置C/C++开发环境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Vim作为C/C++的集成开发环境,并通过CMake和MinGW进行编译和构建。文章详细说明了配置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包括如何避免环境变量中的sh.exe冲突以及正确调用mingw32-make。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Vim有多强就不必说了,一句话:要多强有多强。刚安装好的Vim是比较平凡的,想要更得心应手,可以参考各种博客或者github上开源的vimrc文件。需要注意的是,Windows下Vim的目录和配置文件与Linux有所不同,配置文件是$VIM/_vimrc,插件目录是$VIM/vimfiles;我这里推荐文末的参考资料[1]

我们希望的是,Vim像一个IDE一样编写源码,构建工程,编译和调试,不能说,我用Vim编辑好了程序源代码,编写了CMakeLists.txt,然后再从Vim中切出去,另开一个程序完成其他功能。在Normal模式下,可以通过 ! 前缀可以执行 shell 命令,例如:

:!cmake CMakeLists.txt
:!mingw32-make

可以开干了。Vim安装过程略,CMake安装过程略,MinGW安装过程略。

安装完成之后,将MinGW/bin和CMake/bin添加到环境变量中,以便cmd下能正常使用各种指令。

接下来就是激动的测试环节了。很多博客上都用了“hello world cmake”来作为测试程序。test1.cpp和CMakeLists.txt都是仿照博客[2][3][4]编写。

test1.cpp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cout << "hello word cmake!!!" <<  endl;  
        return 0;  
}  

CMakeLists.txt

set(CMAKE_C_COMPILER "gcc")
set(CMAKE_C_FLAGS "-g -Wall -I C:\\MinGW\\include -L C:\\MinGW\\lib")
set(CMAKE_CXX_COMPILER "g++")
PROJECT(c_vim_test)
set(SRC_LIST test1.cpp)
ADD_EXECUTABLE(c_vim_test ${SRC_LIST})
MESSAGE(STATUS "This is BINARY dir " ${HELLO_BINARY_DIR})  
MESSAGE(STATUS "This is SOURCE dir " ${HELLO_SOURCE_DIR})  

正常情况下,在我们已经配置好的Vim中输入下面两个命令,测试就可以完成

:!cmake -G "MinGW Makefiles" 
:!make

出现了两个问题

1.问题出在生成Makefile上,报了一个错误,大概意思是我的环境变量里恰好有个git/sh.exe,而生成Makefile的时候cmd环境不能有sh.exe这个指令存在。无论是用一些代码托管,还是要改造Vim黑科技,按理说都离不开git,总不能生成Makefile之前去改一下环境变量然后,生成完再改回来吧。那么只有寻求更精明的方式,由参考资料[5]给出:

只需要在Vim中将命令改为:

:!cmake -G "MinGW Makefiles" -DCMAKE_SH="CMAKE_SH-NOTFOUND"

第一个问题得以解决。

2.第二个问题说起来真的是zz问题,看到的博客截图大多都是这样的:(图源参考资料[2][4])

然而我输入make真的没有用啊!我的配置环境里真的没找到make程序,只有mingw32-make,后来我在一篇博文中看到,博主为了保持统一把mingw32-make直接改名为make使用,有点恍然大悟怅然若失的感觉,真的没心情去考究旧版本的MinGW是不是有make程序了,反正把它当作不存在好了,编译命令改为:

:!mingw32-make

编译完成之后,就地运行程序:

:!c_vim_test.exe

上面的编码以及操作过程,仅作为演示,实际使用时,对Vim的改造,对工程项目更细致地管理等,都会让整个过程显得更加自然、流畅、高效。随着学习的深入,我相信对Vim的掌握,对项目的管理以及编码水平,都会逐步提高。

参考资料:

[1]https://github.com/yangyangwithgnu/use_vim_as_ide

[2]https://blog.youkuaiyun.com/xiaopangzi313/article/details/53115702

[3]https://blog.youkuaiyun.com/xiaopangzi313/article/details/53117923

[4]https://www.cnblogs.com/findumars/p/6375965.html

[5]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41333215/mingw-sh-exe-must-not-be-in-your-path


<think>好的,我需要帮用户推荐C语言的开发环境配置和工具。首先,用户的问题是关于C语言开发环境配置和工具推荐,所以我得先整理一下已有的引用内容,看看哪些信息可以用上。 引用里提到了Windows、Linux、Mac三个平台的环境配置。比如在Windows上推荐了Dev C++,引用[2]和[1]都提到过,特别是引用[2]详细介绍了Dev C++的安装,适合初学者。另外,引用[1]还提到选择编译器,比如GCC或者Clang,这可能需要在Windows上通过MinGW或Cygwin来安装。 对于Linux,引用[4]说明GCC是常用的,而且提到了可以使用文本编辑器如Vim或VS Code,配合GCC编译器。此外,还可能用到Makefile等构建工具,虽然用户可能现在不需要,但可以稍微提一下。 Mac方面,引用[1]和[3]提到Xcode和Clang,Clang是默认的编译器,安装Xcode后就能用。还有Qt Creator,引用[3]提到,虽然主要是C++,但也支持C语言,适合跨平台开发。 用户可能还需要一些跨平台或高级工具,比如VS Code或者Clion,这些虽然没在引用里提到,但根据常识,这些都是常用的工具,可以补充推荐。不过要注意引用里已有的内容优先,比如引用[3]的Qt Creator,引用[2]的Dev C++。 需要分平台推荐,结构清晰。每个平台列出推荐的开发工具,安装步骤简要说明,并引用对应的引用来源。比如Windows部分重点讲Dev C++和VS Code+MinGW,Linux讲GCC和VS Code,Mac讲Xcode和Clang,以及Qt Creator。 还要考虑用户可能的水平,如果是初学者,Dev C++和Code::Blocks比较合适;如果是进阶,可能更推荐VS Code或Clion。需要区分开推荐,并说明适用场景。 最后,可能需要总结一下,根据用户需求推荐不同的工具组合,比如轻量级、专业级或跨平台需求。同时生成相关问题,比如不同工具的比较,环境变量配置问题,或者特定平台的问题。 确保回答符合系统指令:行内公式用$...$,独立公式用$$...$$,不过这个问题可能不需要数学公式,但如果有提到算法或复杂度,可能需要,但这里可能不涉及。语法正确,中文回答,结构清晰,分步骤,引用标识正确。 现在开始组织回答,先分平台,每个平台推荐工具,然后总结推荐策略,最后生成相关问题。</think>### C语言开发环境配置与工具推荐 #### 一、Windows平台 1. **Dev C++** - **适用场景**:高校教学常用工具,适合零基础学习者[^2]。 - **特点**:轻量级、集成代码编辑与编译功能,内置GCC编译器。 - **安装步骤**: 1. 下载安装包(官网或教学资源) 2. 按向导安装 3. 配置编译器路径(默认自动完成) ```c // 示例代码:Hello World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 return 0; } ``` 2. **Visual Studio Code + MinGW** - **适用场景**:需要灵活配置的进阶开发者[^1]。 - **特点**:支持代码高亮、调试、插件扩展,需手动配置GCC编译器。 - **配置步骤**: 1. 安装VSCode 2. 安装MinGW配置环境变量 3. 安装C/C++扩展插件 --- #### 二、Linux平台 1. **GCC + 文本编辑器(Vim/VS Code)** - **默认工具链**:GCC编译器 + GDB调试器[^4]。 - **操作示例**: ```bash # 安装GCC sudo apt install gcc # 编译代码 gcc hello.c -o hello ``` 2. **CLion(JetBrains 专业IDE)** - **适用场景**:大型项目管理,支持CMake构建工具。 - **特点**:智能代码补全、跨平台兼容(需付费或教育授权)。 --- #### 三、Mac平台 1. **Xcode + Clang** - **官方工具链**:Clang编译器为macOS默认C编译器[^1]。 - **安装步骤**: 1. App Store安装Xcode 2. 命令行工具:`xcode-select --install` 2. **VS Code + Clang** - **配置要点**: - 通过Homebrew安装Clang:`brew install llvm` - 在VSCode中配置编译器路径 --- #### 四、跨平台工具推荐 | 工具 | 适用场景 | 特点 | |---------------|------------------------|-------------------------------| | **Qt Creator**| 图形界面开发[^3] | 支持C/C++,跨平台,调试便捷 | | **Code::Blocks** | 轻量级IDE | 开源,内置MinGW,适合教学 | | **Eclipse CDT** | 企业级项目 | 插件丰富,资源占用较高 | --- #### 五、选择建议 1. **初学者**:优先选择Dev C++或Code::Blocks,操作简单。 2. **专业开发者**:推荐VS Code + GCC/Clang 或 CLion,灵活性高。 3. **跨平台需求**:Qt Creator 或 VS Code。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