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的应用程序有很多,包括Web浏览器、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网络管理等。
能够让这些应用进行特定通信处理的正是应用协议。
远程登录
远程登录主要使用TELNET和SSH这两种协议。
TELNET利用TCP连接,通过这一条连接向主机发送文字命令并在主机上执行。本地用户好像直接与远端主机内部的Shell相连似的,直接在本地进行操作。
TELNET经常用于登录路由器或高性能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进行相应的设置。
TELNET客户端通常与目标主机的23号端口建立连接,并与监听这个端口的服务端程序telnetd进行交互。
telnet 主机名 TCP端口号
TCP端口号为21时,可以连接到FTP应用;
为25时,可以连接到SMTP;80时可以连接HTTP;110时可以连接POP3
ftp 主机名
telnet 主机名 21
以上两种命令相同。
SSH
SSH是加密的远程登录系统
SSH客户端程序、SSH服务端程序都起着一个网关的作用。
文件传输
FTP是在两个相连的计算机之间进行文件传输时使用的协议。
FTP使用两条TCP相连,一条用来控制;一条用于数据(文件)传输。
电子邮件
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的协议叫做SMTP。SMTP为了实现高效发送邮件内容,在传输层使用了TCP协议。TCP端口号使用25。
接收端从邮件服务器接收邮件时使用POP3协议。
电子邮件的机制由3部分组成,分别是邮件地址、数据格式和发送协议。
电子邮件的发送地址由DNS进行管理。
MIME规定了应用消息的格式,因此在OSI参考模型中它相当于第6层表示层。
IMAP和POP类似,也是接收电子邮件的协议,POP中邮件由客户端进行管理,而在IMAP中邮件则由服务器进行管理。
www
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
www访问手段URI,信息的表现形式HTML,信息转发HTTP。
对于OSI参考模型,HTML属于WWW的表示层。
XML是SGML衍生出来的一种语言,与HTML类似,XML和Java都相当于OSI参考模型中的表示层。
Java与XML开发的应用,可以在任意平台和网络上保持一致。
HTTP默认使用80端口,建立TCP连接。HTTP常用两个版本HTTP1.0和HTTP1.1。
HTTP1.0中,每一个命令和应答都会触发一次TCP连接的建立和断开。
HTTP1.1中,允许在一个TCP连接上发送多个命令和应答。
JavaScript,CGI,Cookie
Javascript是一种嵌入在HTML中的编程语言,作为客户端程序可以运行于多种类型的浏览器中。浏览器将嵌入JavaScript的HTML下载后,对应的Js程序就可以在客户端执行。
Js程序可以操作HTML或XML的逻辑结构(DOM,Document Object Model)以及动态显示Web页的内容和页面风格。
服务器端不需要读取整个页面而通过Js操作DOM来实现更为生动的Web页面的技术,这就是Ajax技术。
CGI
CGI是Web服务器调用外部程序时所使用的一种服务端应用的规范。
CGI可以调用外部程序或访问数据库。
Cookie
Web服务器用Cookie在客户端保存信息。
网络管理 SNMP
SNMP中管理端叫做管理器(网络监控终端),被管理端叫做代理(路由器、交换机等)。决定管理器与代理之间的通信中所要交互信息的正式SNMP。
SNMPv3将消息处理、用户安全和访问控制三部分分开考虑,可以为每一个部分选择各自必要的机制。
SNMPv2模型,会进行以下8种操作。分别是:
查询请求,上次要求的下一个信息的查询请求、应答、设置请求、批量查询请求、向其他管理器发送信息通知、事件通知、用管理系统定义的命令等操作。
SNMP中交互的信息时MIB,MIB是在树形结构的数据库中为每个项目附加编号的一种信息结构。
MIB相当于SNMP的表示层。
RMON
RMON是Remoting Monitoring MIB的缩写。MIB由监控网络中的某个设备接口的众多参数构成。
RMON是由监控网络上线路的众多参数构成。
RMON比MIB更高效的监控网络。
SNMP应用举例
MRTG是利用RMON定期收集网络中路由器的网络流量信息的工具。
多媒体通信实现技术
TCP具有流控制、拥塞控制、重发机制等功能,有时应用所发出去的数据无法迅速到达对端目标主机。在实时多媒体通信当中采用UDP。
UDP不足以达到实时多媒体通信的目的,需要一个叫做“呼叫控制”的支持。呼叫控制采用H.323与SIP协议。此外还需要RTP协议和压缩技术的支持。
RTP
UDP不是一种可靠性传输协议,因此可能发生丢包或乱序等现象,采用UDP实现实时的多媒体通信需要附加一个表示报文顺序的序列号字段,还需要对报文发送时间进行管理。这正是RTP的主要职责。
RTP为每个报文附加时间戳和序列号。
RTCP是辅助RTP的一种协议,通过丢包率等线路质量的管理,对RTP的数据传送率进行控制。
数字压缩技术
MPEG是决定数字压缩规范的ISO/IEC工作组。
MPEG1主要用于VideoCD;
MPEG2主要用于DVD和数字电视播放领域;
还有MPEG4和MPEG7规范;
音乐压缩的MP3也属于MPEG的规范;
由ITU-T的H.323所规定的H.261、H.263与MPEG共同协作产生了H.264。
微软公司还有自己的规范。
这些都属于数字压缩技术的范畴,它们着重于数据格式上的处理,可以认为它们相当于OSI的表示层。
P2P
互联网上的电子邮件通信,属于一台服务器对应多个客户端的C/S模式,即1对N的通信形态。
在网络上的终端或主机不经过服务器直接1对1互相通信的情况叫做P2P(Peer To Peer)。
P2P中的主机具备客户端和服务端两方面的功能。
LDAP
LDAP是访问目录服务的一种协议,也叫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
可以认为目录服务就是管理网络上资源的一种服务。
LDAP用于访问这种目录服务。目录服务的规范作为X.500被ISO制定。
而LDAP在TCP/IP上实现了X.500中的一部分功能。
LDAP定义了目录树的结构、数据格式、命名规则、目录访问顺序和安全认证。
LDAP常被用于这一类的认证管理和资源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