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描述
明明想在学校中请一些同学一起做一项问卷调查,为了实验的客观性,他先用计算机生成了N个1到1000之间的随机整数(N≤1000),对于其中重复的数字,只保留一个,把其余相同的数去掉,不同的数对应着不同的学生的学号。然后再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序,按照排好的顺序去找同学做调查。请你协助明明完成“去重”与“排序”的工作(同一个测试用例里可能会有多组数据(用于不同的调查),希望大家能正确处理)。
注:测试用例保证输入参数的正确性,答题者无需验证。测试用例不止一组。
当没有新的输入时,说明输入结束。
输入描述:
注意:输入可能有多组数据(用于不同的调查)。每组数据都包括多行,第一行先输入随机整数的个数N,接下来的N行再输入相应个数的整数。具体格式请看下面的"示例"。
输出描述:
返回多行,处理后的结果
示例1
输入:
3
2
2
1
11
10
20
40
32
67
40
20
89
300
400
15
复制
输出:
1
2
10
15
20
32
40
67
89
300
400
复制
说明:
输入解释:
第一个数字是3,也即这个小样例的N=3,说明用计算机生成了3个1到1000之间的随机整数,接下来每行一个随机数字,共3行,也即这3个随机数字为:
2
1
1
所以第一个小样例的输出为:
1
2
第二个小样例的第一个数字为11,也即...(类似上面的解释)...
所以第二个小样例的输出为:
10
15
20
32
40
67
89
300
400
所以示例1包含了两个小样例!!
我的代码
while True:
try:
num=int(input())
list_1=list()
for i in range(num):
list_1.append(input())
list_1=list(set(list_1))
list_out=sorted(list_1)
for j in list_out :
print(j)
except:
break
#结果出现了小问题,详见附图
别人的代码
while True:
try:
n = input()
ta = []
for i in range(int(n)):
ta.append(int(input()))
uniq = set(ta) # set transform the list into a unique one (NO DUPs)
for j in sorted(uniq):
print(j)
except (EOFError, KeyboardInterrupt):
break
我的代码运行结果:
可以看到“300” 和“400”(字符串)在排序的时候当成了30和40进行了排序。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我自写了代码:
可以得出结论,在列表list_1 = [“23”,“26”,“21”,“202”,“102”,“303”] 中的这些元素作为字符串进行排序有被“截取”的弊端。别人正确的代码和我代码几乎一模一样,唯一的差别就在:
list_1.append(input())
ta.append(int(input()))
他将每个输入的字符串转成了int。 得出经验:今后纯数字字符串进行排序之前先将这些数字字符串转成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