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a 变量-函数-循环-数组-List-元组-Set-Map 讲解

本文介绍了Scala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语法,包括变量定义、函数定义、循环、数组、List、元组、Set和Map等,并通过实例展示了Scala的特点。
package com.zhu.scala

/**
  * Created by zhuhailong-dc on 2017/3/3.
  * 1.定义变量
  * 2.定义函数
  * 3.定义循环
  * 4.定义数组
  * 5.定义List
  * 6.定义元组
  * 7.定义Set
  * 8.定义Map
  *
  */

class Scala_2(){
  private var sum=1

  //Scala中方法参数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们都是val,而不是var
  def add(b:Byte):Unit={
    sum+=b
  }
  def add2(b:Byte):Unit=sum+=b

  //如果没有发现任何显式的返回语句,Scala方法将返回当前方法中最后一个计算得到的值
  def checksum():Int={
    return ~(sum & 0xff)+1
  }
  // = ~ 之间要有空格
  def checksum2():Int= ~(sum & 0xff)+1
}

object Scala_2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1. 定义变量--采用类型推断
    val msg = "Hello,World!"
    //println(msg)

    //--指定类型
    val msg2: String = "Hello,World!"
    val msg3: java.lang.String = "Hello,World!"
    //println(msg3)

    var greeting = "Hello,World!"
    greeting = "Leave me alone,world!"
    //println(greeting)

    val obj = new Scala_2
    obj.add(12)
    //println(obj.checksum())

    //2. 定义函数
    def f(): Unit = "this string gets lost"

    def g() {
      "this string gets lost"
    }

    def h() = {
      "this string gets lost"
    }

    //println(f()) // 输出结果为()
    //println(g()) // 输出结果为()
    //println(h()) // 输出结果为 this string gets lost

    def max(x: Int, y: Int): Int = {
      if (x > y) {
        x
      } else {
        y
      }
    }

    def max2(x: Int, y: Int) = if (x > y) x else y

    def greet() = "h"

    // println(greet) 输出结果为h
    def greet2() = println("h") //println(greet2) 输出结果为 h () 是因为该方法是没有返回值的


    //3. 定义循环
    var i = 0
    while (i < 10) {
      //println(i)
      i += 1
    }

    var str: Array[String] = new Array[String](10)
    //Array[String]("console","is","nice").foreach(arg=>println(arg))
    //Array[String]("console","is","nice").foreach((arg:String)=>println(arg))
    //Array[String]("console","is","nice").foreach(println)

    for (arg <- Array[String]("console", "is", "nice")) {
      //println(arg)
    }


    //4. 定义数组
    val greetString = new Array[String](3)
    /**
      * 当你在一个或多个值或变量外使用括号时,Scala会把它转换成对名为apply的方法的调用,于是greetString(i)转换成greetString.apply(i)
      * 这个原则不仅仅局限于数组:任何对某些在括号中的参数的对象的应用将都被转换为对apply方法的调用.当然前提是这个类型实际定义过apply方法
      *
      */
    greetString(0) = "hello"
    greetString(1) = ","
    greetString(2) = "world"
    for (i <- 0 to 2) {
      //println(greetString(i))
    }

    val num1 = Array("1", "2", "3")
    val num2 = Array.apply("4", "5", "6")
    for (i <- 0 to 2) {
      //println(num1(i))
    }

    for (i <- 0 to 2) {
      //println(num2(i))
    }


    //5. 定义List
    val list1 = List(1, 2, 3)
    /**
      * scala中List是不可变得,表现上有些像Java的String:当你在一个List上调用方法时,似乎这个名字指向的List看上去被改变了,而实际上它只是用新的的值创建了一个List并返回
      * :::用于List集合之间的拼接
      * :: 把一个新元素组合到List 并且是拼接在最前面
      * Nil要最后才能使用 :: 被定义在List类上的方法
      *
      * 为什么List不支持append?
      * List没有提供append操作,因为随着列表边长append的耗时将呈线性增长,而使用::做前缀则仅需要花费常量时间.如果你想通过添加元素来构造列表
      * 你的选择是把它们前缀进去,当前完成之后再调用reverse;或使用ListBuffer,一种提供append操作的可变列表,当你完成之后再调用toList
      */
    val list2 = List(4, 5, 6)
    val list3 = list1 ::: list2
    //println(list3)

    val tmp=list3.::(1)
    val tmp2=1::list3
    //println(tmp)
    //println(tmp2)

    val tmp3=1::2::3::4::Nil
    //println(tmp3)


    //6. 定义元组
    var pair=(1,2,"a","b")
    //println(pair._1)
    //println(pair._2)
    //println(pair._3)
    //println(pair._4)


    //7. 定义Set
    var set1=Set("a","b")
    set1+="c"
    //println(set1.contains("c"))

    //引用了可变Set  --作用域是下面所有的代码,如果想之后再引入不可变的,需要重新引用不可变的包
    import scala.collection.mutable.Set
    val set2=Set("d","e")
    set2+="f"
    //println(set2)


    //import scala.collection.immutable.Set
    val set3=Set("i","g")
    set3+="h"
    //println(set3)

    //8. 定义Map
    /**
      * Map是Scala里另一种有用的集合类,和Set一样,Scala采用了类继承机制提供了可变的和不可变的两种版本的Map
      * scala.collection包里面有一个基础的Map特质和两个子特质Map
      * 可变的Map在scala.collection.mutable里,不可变的在scala.collection.immutable里
      * 一般来说坐标,数组从0开始,其他的大部分都是从1开始
      */
    import scala.collection.mutable.Map
    val map1=Map[Int,String]()
    map1+=(1->"Go to island")
    println(map1(1))



  }
}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ScalaListSetMap元组的用法。我需要根据提供的引用资料来整理这些集合类型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首先,查看引用[3]和[4],里面提到List分为不可变和可变两种,不可变列表是默认的,使用List类,而可变列表需要导入ListBuffer。需要说明如何创建List,比如List(1,2,3),以及常用的方法如head、tail、::操作符。 接下来是Set,引用[4]指出Set集合中的元素不可重复,也有不可变和可变之分。不可变Set使用默认的scala.collection.immutable.Set,可变的需要用scala.collection.mutable.Set。要举例子说明创建和添加元素的方法,比如使用+和++,以及注意事项,比如可变集合需要导入。 然后是Map,引用[5]中有一些Map的操作,比如count、filter、contains、exists。需要解释如何创建Map,比如Map(1 -> "a"),以及访问元素、添加键值对的方法。同时要区分不可变和可变Map,可变Map使用+=操作符。 关于元组,引用[5]提到元组的创建方式,例如(1, "a"),以及访问元素使用._1、._2的语法。还要提到元组在模式匹配中的应用,这点可能来自一般知识,但需要确认是否有引用支持。引用[2]是关于Scala元组的API文档,可能可以引用作为补充。 需要注意所有代码示例要符合Scala语法,比如使用val声明不可变变量,var声明可变变量。同时,要指出不同集合类型的特点,比如List有序可重复,Set无序不重复,Map键值对,元组固定长度异构等。 用户可能想知道何时使用不可变或可变集合,所以需要根据引用[3]和[4]中的信息,建议默认使用不可变,需要修改时再选择可变版本。此外,可能需要提到集合的常用高阶函数,如map、filter,但引用[5]中提到了count、filter等方法,可以结合这些例子。 需要检查引用编号是否正确,比如引用[3]详细介绍了List,引用[4]提到集合的三大类,引用[5]中的Map操作和元组部分。确保每个部分的说明都有对应的引用支持,比如List的不可变性引用自[3],SetMap的不可变与可变引用自[4],元组的创建和访问引用自[5]。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覆盖各个集合类型的使用场景、性能比较、线程安全以及高阶函数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帮助用户深入理解。</think>### ScalaListSetMap元组的使用详解 #### 一、List(列表) 1. **基本特性** - List是**有序且可重复**的集合,分为不可变列表(默认)和可变列表(需使用`ListBuffer`)[^3][^4]。 - 不可变列表通过`List`类实现,操作会生成新列表;可变列表需导入`scala.collection.mutable.ListBuffer`。 2. **创建与操作** ```scala // 创建不可变List val list = List(1, 2, 3) val newList = 0 :: list // 头部添加元素,生成新列表:List(0, 1, 2, 3) // 常用方法 println(list.head) // 第一个元素:1 println(list.tail) // 剩余元素:List(2, 3) // 可变List import scala.collection.mutable.ListBuffer val buffer = ListBuffer(4, 5, 6) buffer += 7 // 添加元素:ListBuffer(4, 5, 6, 7) ``` --- #### 二、Set(集合) 1. **基本特性** - Set是**无序且不可重复**的集合,同样分为不可变(默认)和可变版本。 2. **创建与操作** ```scala // 不可变Set val set = Set(1, 2, 2, 3) // 实际存储:Set(1, 2, 3) // 添加元素(生成新集合) val newSet = set + 4 // Set(1, 2, 3, 4) // 可变Set import scala.collection.mutable.Set val mutableSet = Set(1, 2) mutableSet += 3 // 添加元素:Set(1, 2, 3) ``` --- #### 三、Map(映射) 1. **基本特性** - Map是**键值对集合**,键唯一,值可重复,分不可变(默认)和可变版本[^5]。 2. **创建与操作** ```scala // 不可变Map val map = Map(1 -> "a", 2 -> "b") val updatedMap = map + (3 -> "c") // 添加新键值对 // 访问元素 println(map.getOrElse(1, "default")) // "a" // 可变Map import scala.collection.mutable.Map val mutableMap = Map(1 -> "x") mutableMap += (2 -> "y") // 添加元素:Map(1 -> x, 2 -> y) // 高阶方法(过滤、统计) map.filter(_._2 == "a").foreach(println) // 输出(1, a) ``` --- #### 四、元组(Tuple) 1. **基本特性** - 元组是**固定长度、可存储不同类型元素**的轻量级结构,最多支持22个元素。 2. **创建与访问** ```scala // 创建元组 val tuple = (1, "a", true) // 访问元素(索引从1开始) println(tuple._1) // 1 println(tuple._3) // true // 模式匹配 tuple match { case (num, str, flag) => println(s"Number: $num, String: $str") } ``` --- #### 五、对比与选择建议 | 类型 | 有序性 | 重复性 | 可变性 | 典型场景 | |--------|--------|--------|-----------------|-----------------------| | List | 是 | 允许 | 默认不可变 | 需要顺序操作的集合 | | Set | 否 | 不允许 | 默认不可变 | 去重或成员存在性检查 | | Map | 键有序 | 键唯一 | 默认不可变 | 键值对存储与快速查找 | | 元组 | 固定 | - | 完全不可变 | 临时存储异构数据 | > **建议**:优先选择不可变集合以保证线程安全;需要频繁修改时再使用可变版本。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