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文章平均质量分 53
mmyzspring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泛化和多态读书笔记
泛化与多态 泛化是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软件开发效率。也成继承、一般-特殊结构。 泛化关系是类之间的关系,可将一类对象进一步细分为许多子类。父类成为子类的泛化,子类成为父类的特化。 父类中标志为私有的就不能复用。 多态主要是指在泛化关系中的各个类中名字相同的属性和操作具有不同的意义。 多态是为了实现另一个目的——借口复用,原创 2014-05-11 12:27:45 · 1804 阅读 · 0 评论 -
覆盖、重载、基调与原型
覆盖(override):如果子类中的成员函数f(x)具有父类中成员函数f(x)相同的基调,那么称子类对父类f(x)进行了覆盖。覆盖导致多态,由动态连接实现。 重载(overload):是指允许存在多个存在多个同名函数,但这些函数的参数表不同(或许参数个数不同,或许参数类型不同、或许两者都不同),即具有不同的基调。重载与多态无关,由静态连接实现。 函数原型:类似函数定义时原创 2014-05-11 12:29:51 · 951 阅读 · 0 评论 -
交互图、顺序图
静态结构动态行为行为的分类 静态行为:不被任何外部或内部的事件所影响.(数据流驱动的行为) 动态行为:受外部或内部的事件所影响.(无法详细精确把全部序列都列举出来) 用事件驱动的行为,状态图来描述动态行为。 可利用交互图以及状态图,能够帮助分析服务及服务之间的关系。交互图、状态图、活动图都可以用来描述行为。 交互:实例之间的通信的集合。交互最明显的方面是原创 2014-05-11 12:33:57 · 1716 阅读 · 0 评论 -
OOAD系统分析视频观看笔记
系统分析和需求分析的区别在哪呢?就是一个是从用户的角度,从黑盒的视角来描述这系统,另外呢就是从开发人员的视角,从业务,问题域,系统责任这个角度,白盒视角,来描述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 对象: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是具有明确语义边界的实体;作为构成系统的一个基本单位,一个对象由一组属性和对这组属性进行操作的一组服务构成。类:是具有相同属性、服务、关系和语义的一组对象的集合,可原创 2014-05-11 12:32:55 · 524 阅读 · 0 评论 -
状态图
所谓状态图就是要描述一个对象的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中或某些阶段的状态的变化的过程,以及随着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动作过动作序列。简单化的状态图可以只由状态、事件(触发器)、动作(活动)和转换组成。事件= 对可观察的发生事情的类型,包括:(1)交互: 同步的对象操作调用(调用事件) 异步的信号接收(信号事件)(2)即时时刻的发生(时间事件): 时间间隔 日历/时钟时间原创 2014-05-11 12:35:55 · 3638 阅读 · 0 评论 -
面向对象系统设计部分的数据管理和构建部分的设计、活动图
面向对象系统设计部分的数据管理和构建部分的设计 数据管理部分是负责在特定的数据管理系统中存储和检索对象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存储问题域的持久对象、封装这些对象的查找和存储机制,以及为了隔离数据管理方案的影响。 对象在永久性存储介质上的存储只存储对象的属性部分可能只有一部分对象需要长久存储 永久对象:需要长期存储的对象。目前来说持久对象的保原创 2014-05-11 12:39:26 · 794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