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池的好处不必多说,ThreadPoolExecutor是个很关键的类,今天分析一波:
1、通过源码构造器观察其配置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
int maximumPoolSize,
long keepAliveTime,
TimeUnit unit,
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1)corePoolSize:核心线程数,线程池的基本大小。 当线程池中实际的线程数小于核心线程数时,对于新提交进来的任务,会创建新的线程运行。 当线程池中实际线程数大于等于核心线程数且小于最大线程数时,对于新提交的任务,如果有空闲线程,优先使用空闲线程,若没有,则创建新线程运行。 当线程池中实际线程数等于最大线程数时,对于新提交的任务,若有空闲线程,优先使用空闲线程运行任务,若没有,放入阻塞队列(当阻塞队列为空时,才会有空闲线程) (2)maximumPoolSize:最大线程数。 (3)keepAliveTime:当线程空闲时的存活时间。 (4)unit:存活时间单位。 (5)workQueue:阻塞队列。 (6)threadFactory:创建线程的线程工厂。 (7)handler:饱和策略。 线程池的饱和策略,当阻塞队列满了,且没有空闲的工作线程,如果继续提交新任务,必须采取一种策略处理该任务,线程池提供了4种策略: 1、AbortPolicy:直接抛出异常,默认策略; 2、CallerRunsPolicy:用调用者所在的线程来执行任务; 3、DiscardOldestPolicy:丢弃阻塞队列中靠最前的任务,并执行当前任务; 4、DiscardPolicy:直接丢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