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0章 项目沟通管理和干系人管理
10.1项目沟通管理基础
1.沟通的基本模型是用于显示信息如何在双方(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被发送和被接收,该模型的关键要素包括:
(1)编码:把思想或想法转化为他人能理解的语言。
(2)信息和反馈信息:编码过程所得到的结果。
(3)媒介:用来传递信息的方法。
(4)噪声:干扰信息传输和理解的一切因素(如距离、新技术、缺乏背景信息等)。
(5)解码:把信息还原成有意义的思想或想法。
2.基本沟通模型包含5个基本状态:已发送、已收到、已理解、已认可、已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3.在组织中的沟通渠道主要分为正式沟通渠道、非正式沟通渠道,注意区分。
(1)正式沟通渠道:在组织系统内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例如传达文件、召开会议、上下级之间定期的情报交换等。
- 优点:沟通效果好,比较严肃,约束力强,易于保密,可以使信息沟通保持权威性。重要信息的传达一般都采取这种方式。
- 缺点:由于依靠组织系统层层传递,所以比较刻板,沟通速度慢。
(2)非正式沟通渠道:团体成员私下交换看法、朋友聚会、传播谣言和小道消息等都属于非正式沟通。非正式团队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团体中良好的人际关系。
- 优点:沟通形式不拘,直接明了,速度很快,容易及时了解到正式沟通难以提供的“内幕新闻”。
- 缺点:非正式沟通难以控制,传递的信心不确切,易于失真、曲解、而且,他可能导致小集团、小圈子,影响人心稳定和团体的凝聚力。
10.2 项目沟通管理过程
1.项目沟通管理包括3个过程:
(1)规划沟通管理:写一个文档,沟通管理计划,规定如何做好沟通管理;
(2)管理沟通:根据沟通管理计划,生成、收集、分发、存储、检索及最终处理项目信息的过程;
(3)控制沟通: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对沟通进行监督和控制的过程,以确保满足项目干系人对信息的需求。
2.5大过程组与项目沟通管理:
10.2.1 规划沟通管理
1.规划沟通管理是根据干系人的信息需要和要求及组织的可用资产情况,制定合适的项目沟通方式和计划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识别和记录与干系人的最有效率且最有效果的沟通方式。
2.规划沟通管理的ITO:
3.规划沟通管理的工具与技术:
(1)沟通需求分析:通过沟通需求分析,确定项目干系的信息需求,包括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格式,以及信息对干系人的价值。项目经理还应该使用潜在沟通渠道或路径的数量,来反映项目沟通的复杂程度。潜在沟通渠道的总量为n*(n-1) /2,其中,n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