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3. 标准化和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13.1 本章重点
本章理解记忆为主,不难,建议把考点对应的章节看2遍,做一下真题就差不多了。
本章每年必考,分值基本保持在2分的样子,本文13.8的真题涉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还有:转载请标明出处,我很凶的(认真脸!),尊重&&共进步!
13.2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知识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分为工业产权和著作权两类。
- 工业产权:包括专利、实用新型、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产商名称、产地标记或原产地名称、制止不正当竞争等内容。
- 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享受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等;财产权包括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知识产权的特点:
(1)无形性:知识产权是智力创作性成果,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
(2)双重性:某些知识产权具有财产权和人身权双重性,例如著作权。
(3)确定性:智力创作性成果的财产权需要依法审查确认,已得到法律保护。
(4)独占性:由于智力成果具有可以同时被多个主体所使用的特点,因此,法律授予知识产权一种专有权,具有独占性。
(5)地域性:各国主管机关依照本国法律授予的知识产权,只能在其本国领域内受法律保护。例如中国专利局授权的专利权或中国商标局核准的商标专用权,只能在中国领域内受保护,其他国家则不给予保护。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使用中国专利局授权的发明专利,不侵犯我国专利权。
(6)时效性:知识产权具有法定的保护期限,一旦保护期限届满,权利将自行终止,成为社会公知。例如,我国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期限为10年,均自专利申请日算起,我国公民的作品发表权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正当竞争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条例等。
13.3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
计算机段建著作权的主体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1)公民指自然人,通过以下途径取得软件著作权主体资格
– 公民自行独立开发软件(软件开发者);
– 订立委托合同,委托他人开发软件,并约定软件著作权随自己享有;
– 通过转让途径取得软件著作财产权主体资格(软件权利的受让者);
– 公民之间或与其他主体之间,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合作开发而产生的公民群体或者公民与其他主体成为计算机软件作品的著作权人;
–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通过继承取得软件著作财权主体资格。
(2)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
– 有法人组织并提供创作物质条件所实施的开发,并由法人承担社会责任;
– 通过接受委托、转让等各种有效合同关系而取得著作权主体资格;
– 因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主体(法人)发生变更而依法成为著作权主体。
(3)其他组织:是指除去法人以外的能够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其他民事主体,包括非法人单位和合作伙伴等。
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客体
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著作权法保护的计算软件是值计算机程序及其相关文档,著作权法规定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是指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人或者其受让者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各项权利。
3.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软件作品享有软件著作权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软件著作权人享有发表权和开发者身份权,这两项权利与人身权不可分离。
(1)软件著作权的人身权
-
发表权,即决定软件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
开发者身份权(署名权),即表明开发者身份,在软件上署名的权利,署名权无时间限制。
(2)软件著作权的财产权(仔细阅读)
财产权通常是指由软件著作权人控制和支配,并能够为权利人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权利,具体包括:
-
复制权,即将软件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
修改权,即对软件进行增补、删节,或者改变指令、语句顺序的权利;
-
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软件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
翻译权,即将原软件从一种自然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自然语言文字的权利;
-
注释权,即著作权人对自己的作品享有进行注释的权力;
-
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软件的权利,但是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
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软件,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软件的权利;
-
使用许可权,即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许可他人行使其软件著作权并获得报酬的权利。许可他人行使软件著作权的,应当订立许可使用合同。使用许可分为专有许可或非专有许可。没有订立合同或者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为专有许可的,被许可行使的权利应当视为非专有权利。
-
转让权,即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其软件著作权并获得报酬的权利。转让软件著作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根据《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保护期为50年,保护期满,除开发者身份权以外,其他权利终止。
13.4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归属(★★★)
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