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校申请之路


断断续续有一年,博士申请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闲来静下心写一点东西,总结过去这一年的心路历程。


1.背景介绍


本人本科某985 211高校毕业,保研至全国前三的某大学攻读工科研究生,硕士在读的第二年猛然发现周围的师兄师姐毕业后,基本都是去了国内有名的IT公司成为happy的码农,这与我年少时励志成为的职业越来越远,经过深思熟虑,最后决定踏入博士这条不归路,于是开始了漫长的申请之路。


2.申请准备


既然想申请学校,硬件条件是必须的。个人觉得一般来说以下几点是比较重要的:
a. 本科学校和绩点:国外的很多学校是看你的出身,所以最好是985 211 的高校,然后绩点最好在85分以上;
b. 各种荣誉和证书:本科期间获得过大大小小的各种奖学金,最好有国家级的奖项,老外一般比较认可的,同时有过担任班长团支书等职务,参加过学生会或者组织过多种活动,有过支教等志愿活动。
c. 科研及项目经历:本科期间参加过学术类创新比赛,挑战赛等科研比赛,尤其是发过文章的,一般比较占优势。由于本人是研究生,导师又是国内这一领域的还算响当当的人物,所以科研经历比较丰富,硕士在读期间也水了几篇文章,对后来的申请起到了比较好的影响。
d. 学校申请的必须条件:比如雅思或者托福,GRE等,个人觉得只要自己硬件条件好,这些就是门槛,够线就好,关于语言成绩,本人只考过一次雅思6.5(申请学校的最低门槛就是6.5汗好惭愧)

个人觉得,总结自己这部分很重要,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短板是什么,这样在写个人简历和在后边的面试时,才会扬长避短。


3.联系老师


个人简历写好以后,就可以开始漫长而枯燥的找老师环节了。这一部分会耗费比较多的时间,因为要每天不断的浏览自己心仪的学校,还要找到跟自己方向符合并且自己喜欢的老师。每天都是重复的工作,一旦找到自己喜欢喜欢的老师,就发邮件跟老师联系,俗称套磁。个人觉得这是决定你能不能被学校录取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联系老师,因为国内学校和国外学校专业设置有一定的差异,所以跟自己专业相同的老师,并不在跟自己相同的学院。
4.老师和学校面试
跟很多老师套过瓷,但是真正对你感兴趣的其实也就那么几个方向确实相关的,其中有几个老师我是真的喜欢,所以确定了这几个老师之后,开始与老师联系电话面试,每次大约30分钟吧,面试的内容也很单调重复,基本包括以下几点:
自我介绍
科研及项目经历
对未来的规划
对本专业的看法
如果给你offer你会不会来
......
面试的关键是自己提前准备好每一个问题的答案,当然也不是每一个问题都会准备到,这时候就要思维敏捷的去考虑了,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自信清楚的表达自己。

跟老师面试过以后,如果老师觉得你可以他愿意接受你做他的学生,这时候你就可以向学校里边提交所有需要的材料了,因为每个学校和学院的要求不一样,所以一定要看学院的提交材料清单,一般都会有一个非常详细和清楚的列表,一条一条来就可以了。


5.漫长的等待


把所有的材料都提交以后,等吧。根据学校的不同一般情况下,2个月应该是有的,在这个过程中会收到学校和学院正式的面试,这个应该就是走过场了,一般没什么太大问题,除了像新加坡国立大学这样导师不能决定招生名额的学校以外。


6.录取后提交材料


如果收到了学校的录取通知,恭喜。但是后边还有一堆事情要处理。接受offer,如果有录取条件(比如毕业证书等)要提交最后的录取条件,如果有占位费比如香港,要先交占位费。其次是申请visa,这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提交了材料要一直等。然后是申请学校的住宿,有些学校的住宿名额比较紧张,要趁早申请。


嗯总算告一段落了,静一段时间再出发。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用户解决如何申请国外学校的学生邮箱的问题。首先,我得理解用户的需求。他们可能已经被国外学校录取,或者即将申请,现在需要获取学校的邮箱账户。学生邮箱通常用于学校内部的沟通、访问学习资源,还可能享受一些学生优惠。 接下来,我要考虑申请学生邮箱的一般流程。通常,学生需要先被学校录取,注册课程,然后通过学校提供的系统创建账户,其中包括邮箱。但不同学校可能有不同的步骤,所以需要查找一些通用步骤或者常见方法。 然后,我需要检查用户的要求,比如不能集中引用在末尾,要分步骤,避免使用第一人称,还有格式要求。特别是要生成相关问题部分,这需要基于原始问题和回答内容,列出三个相关问题。 可能的问题点包括:是否需要先激活学校账户,如何找到申请入口,遇到问题如何解决。此外,有些学校可能自动分配邮箱,而有些可能需要手动申请。需要提醒用户查阅学校的官方指南,或者联系IT部门。 可能还需要考虑安全设置,比如密码要求、两步验证,以及邮箱激活后的使用注意事项,比如定期登录,避免被封禁。另外,邮箱的格式通常是名字加学校域名,但各校可能不同。 现在,我需要确保回答的结构符合用户的要求:分方法或步骤,每个步骤换行,不使用步骤词汇。例如,确认录取状态、访问学校门户、查找邮箱服务、创建账户、验证步骤、配置客户端等。 然后要检查是否有需要插入代码或公式的地方,但这个问题可能不太涉及,不过如果有激活链接或示例代码,可能需要用代码块。不过通常可能不需要,所以可能可以略过。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比如如何找回学生邮箱密码,毕业后的邮箱使用权,邮箱的额外福利等。这些问题需要与原始问题相关,并且基于回答内容。 现在需要调用网络搜索工具,查找申请国外学校学生邮箱的一般流程,确保信息准确。可能找到的信息包括:通常步骤是录取后,通过学校的学生门户激活账户,邮箱作为账户的一部分自动生成;或者需要单独申请;可能需要学生ID或录取信中的信息来验证身份。 还需要注意,有些学校会发送包含初始密码的邮件,或者需要自行设置。另外,可能涉及多因素认证,或者需要下载学校专用的应用来访问邮箱。 总结后,整理成几个步骤,确保每个步骤清晰,没有使用首先、然后等词,分点说明。同时提醒用户遇到问题联系学校IT支持,以及邮箱的使用规范。 最后,检查格式,确保没有使用第一人称,引用分散在回答中,代码和公式格式正确(如果有的话),相关问题部分正确添加,符合格式要求。</think>申请国外学校的学生邮箱通常需要通过学校官方系统完成激活或注册流程。以下是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确认录取状态与学校账户** 申请学生邮箱前需完成学校注册流程并取得学生身份认证。多数学校在发放录取通知书后,会通过邮件或学生门户系统发送账户激活指引,包含学号、临时密码等信息 **访问学校学生门户** 登录学校官网查找「Student Portal」或「IT Services」入口,使用录取时分配的用户名(通常为学号)和初始密码登录。例如纽约大学使用「NYU Home」系统,伦敦大学学院通过「UCL Portico」管理账户 **激活邮箱服务** 在学生账户管理界面找到「Email Setup」或「Office 365」选项。部分学校采用Microsoft 365教育版,邮箱地址格式一般为$firstname.lastname@university.edu$。剑桥大学要求新生在「University Account」页面完成两步验证后自动生成邮箱 **常见问题处理** 若未收到激活信息,可联系学校IT支持部门提供录取证明文件。杜克大学要求国际学生通过「DukeHub」提交护照扫描件验证身份。悉尼大学需在「MyUni」账户中手动启用邮箱服务 **邮箱客户端配置** 激活后可通过网页端或邮件客户端使用,推荐IMAP协议配置: ```xml <server> <incoming>imap.university.edu:993</incoming> <outgoing>smtp.university.edu:465</outgoing> <ssl>required</ssl> </server> ``` **注意事项** - 初始密码通常需在首次登录后修改 - 部分院校要求完成网络安全培训才能开通邮箱(如MIT的「IS&T」规定) - 邮箱有效期与学籍状态绑定,休学期间可能被暂停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