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8.5 进入系统启动流程重启,反复重启

文章讲述了作者在更换内核后遇到系统启动卡在startingvault-kdumpservice阶段的问题,通过修改启动项、录制启动过程和排查错误,发现是因initramfs未更新导致。最终移除vault-kdump服务并重建initramfs解决了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现象:过了grub后,启动系统各服务阶段,突然重启,无法有效看到具体日志。在grub界面,编辑启动项,放开日志打印,使用手机录像的方式,录下整个启动过程,能抓到卡的地方:

在最后:starting vault kdump service。

重启,进入救援模式。因为我出现这个问题,是替换了内核,所以怀疑是initramfs系统没有更新,于是执行dracut -f打算重新生成initramfs文件,结果报错:无法找到/usr/lib/dracut/modules.d/98vault-kdump/vault-shell.service。经过多方查询,不知道这个vault-shell服务是哪里来的,于是将98vault-kdump服务,整个mv走,再次执行dracut -f,成功。再次重启,恢复正常。

### 安装CentOS 8.5实现双系统启动 #### 准备工作 为了成功安装CentOS 8.5并与现有操作系统共存,需准备如下事项: - 备份重要数据以防丢失。 - 下载CentOS 8.5 ISO镜像文件,并创建可引导USB驱动器。 #### 创建分区方案 在安装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合理规划磁盘空间。对于已有操作系统的硬盘,建议保留足够的未分配空间供新系统使用。可以利用GParted工具调整当前分区大小来腾出所需的空间[^1]。 #### 开始安装过程 当一切就绪之后,按照以下说明继续: ##### 启动至Live USB 通过设置BIOS/UEFI从USB设备启动进入CentOS Live环境。 ##### 执行安装程序 选择“Install CentOS 8”选项开始正式安装流程,在此期间会遇到几个配置界面: - **语言和地区**:设定首选项以便后续交互更加便捷。 - **网络与主机名**:参照物理服务器的相关指导完成相应参数的定义。 ```bash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your-new-hostname echo "your-ip-address your-new-hostname" >> /etc/hosts ``` - **软件选择**:仅勾选必要的组件减少不必要的开销;考虑到未来可能的需求,可以选择开发工具集等实用模块。 - **存储配置**:这是关键环节之一,务必谨慎处理已存在的分区结构以免误删数据。针对预留出来的空白区域新建根(`/`)、交换(swap)以及`/boot/efi`(如果是EFI模式下)[^2]。 #### 设置GRUB引导菜单 一旦上述步骤顺利完成,则意味着新的Linux内核已被正确部署到目标位置上去了。此时重启计算机将会自动检测所有可用的操作系统实例并将它们列于初始加载画面之中让用户自行挑选想要运行的那个版本。 #### 测试稳定性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事情就是验证整个切换机制是否正常运作——即能否顺利访问每一个被识别出来的OS条目而不会遭遇任何异常状况的发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