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统的一些配置
设置root密码 sudo passwd root
2.常用快捷键
Ctrl+Alt+t 终端
Ctrl+c 执行终止
Ctrl+d 结束/退出(等价于exit)
Tab 命令补全或者文件补全
Ctrl+Alt+F1-F6 change x-window to terminal mode
注:在tty模式下登陆的时候,不能使用小键盘输入密码.
Ctrl+Alt+F7 change to x-window mode
Shift+PageUP/PageDown 在终端模式下上下翻页,如果进入tty1这种控制台模式尤其管用。
3.常用的结构,几个重要的目录
默认目录 /home/用户名
管理员(root)权限 /root
windows c,d,e,f盘 /media
配置文件,安装的程序xx /etc/xx
重要的可执行文件 /bin
重要的系统可执行文件 /sbin
4.常用的命令
安装xxx文件 sudo apt-get install xxx
查看目录 ls
改变用户组/所有者/权限 chgrp/chown/chmod
切换/显示/新建/删除目录 cd/pwd/mkdir/rmdir
复制/快捷方式/更新/ cp
删除 rm
移动/重命名 mv
新建文件 touch
查看网卡端口 ifconfig/ifdown/ifup
2015/08/27
补充:有关系统的目录的认识。
/etc:配置文件,比如quagga的设置文件就在这里面。
注:想要查看一个命令是在那个目录之下,可以使用which xxx。
bin是二进制的意思,表示可执行文件或者脚本文件的目录。
/bin:这里存放的是一些bash内置的命令,比如:cp,ls,chmod,chown等等。
/sbin:系统内置的一些命令。一般我都使用不到。
/usr/bin:是的安装的软件的一些命令:比如firefox,qbittorrent等等。
注:/usr是Unix Software Rrsources的意思,相当于windows的C盘的,C:\Windows\和C:\Program Files的结合体。
ls /usr可以得到:bin include lib share local 等等。
其中share就是安装后的文件,文件夹所在位置
而local是第三方库的位置,比如我安装了:boost和libtorrent库,就在这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