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项目开发流程

初入职场,需要跟同伴组队参加历时一个月的Mini项目,目前已经接近项目的尾声,作为一个从没有如此完整的经历项目的校招生,这里总结了项目的开发流程,作为以后在做项目时的参考。

确定选题
确定需求

这里我们做了大量的用户调研,包括纸质版和网页版的调研报告,同时还做了竞品分析,总结出来一些用户通点。

交互和视觉设计

这里是视觉设计师和交互设计师来做,包括了界面的展示,如何去交互,以及配色、页面布局等等,后期可能还会根据需求的变换而做调整。

技术

由于本人做前端开发,所以详细对这部分进行一些总结。

首先就是前端上的技术选型,可以从产品形态出发(Web版/APP/微信小程序),同时可以考虑目前主流的前端框架,上手难度,组件是否可扩展等方面。我们一开始的技术选型是:Vue+ElementUI+Vue-router+Vuex+Webpack等,因为我们是做一个Web端的产品,而且只有一个月,时间相对比较紧张,而大家对于目前主流的Vue和React都是一知半解,所以选择了比较好上手的Vue框架。

技术选型确定之后,就可以搭建项目的整体框架,最省事的就是Vue-cli工具来搭建,目前Vue-cli已经到3.X版本;如果想要定制化,可以自己手动搭建一个项目框架,目前,本人在这方面还没有尝试过,以后可以试试自己配置Webpack等。

在项目结构搭建好之后,就可以跟小组的同学一起开发了。为了并行开发,可以利用接口管理工具,在这个平台上前后端确定好接口,就可以根据接口并行开发。在前端方面,组件封装尤其重要,因此先要确定一些公共的内容,然后将其封装成组件,可以很好的加快开发效率。目前,我们就是因为初期没有确定好组件,没有封装好组件,现在代码布局稍微有点乱,每个人都封装了不同的组件。另外,也要确定代码规范(可以使用ESlint),便于代码的统一和后期维护,当然,一些注释也是必要的。

前端的业务基本实现之后,可以先利用接口管理平台,请求管理平台上的接口,因此,前端的代理就配置成接口管理平台的地址,当后端实现完成后,就可以与后端联调,当后端部署到服务器上之后,前端将代理改为服务器地址就可以联调了。

质量测试

目前,我们处在联调阶段,项目中还有一些Bug,预估这周末可以初版上线。测试这部分目前还没有过深入研究,前端目前就是自测。

终审

以上就是一个项目的基本开发流程,这是目前我经历的最完整的一次项目,所以把所想总结下来,以供以后做开发时参考。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