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应用测试 》笔记(第4 章-网络基础)

一、章节框架



二、章节知识点

1、直接连接网络接入
  • T1连接:提供点到点连接的专用租用电话线路。使用一组24个信道的双绞线传输数据。每个线对中的一条用于发送数据,另一条用于接收数据,线对组合起来可提供1.54Mbps的数据传输率。
  • T3连接:类似T1连接,但使用的是672条信道,相当于28条T1线路,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45Mbps。
  • DS连接服务:是部分或多个T1和T3线路。T1和T3线路可以进行细分或组合而提供部分或多种等级的服务。
  • DSL(数字用户线路):通过普通电话线路向小型企业和家庭提供高宽带连接。有多种类型: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对称数字用户线路(SDSL)
2、中继器: 在一定的距离内放大数据信号
3、集线器
  • 网桥:用于将使用相同协议的物理局域网与其它局域网连接成一个逻辑网络。网桥检查到达的报文,并将其传送给适当的计算机。
  • 路由器:与网桥相似,功能更多,用于确保将数据传送到正确的目的地。路由器根据IP地址和网络传输状况决定如何转发数据包。当路由器接受到的数据包的目标主机地址处于本网段或子网之外时,会将数据包传送到本网段或子网外的其它路由器以使该数据包最终到达目的地。当在同一网段内传输数据时,不必使用路由器。
  • 网关:与路由器相似,功能更多,可以连接两种不同类型的网络,使之相互交换数据。
4、TCP/IP协议
  • TCP负责将拆分信息插入到数据包中并在数据包到达目的地后对其进行装配。每个数据包均赋予一个包含有关装配顺序信息的报头和记录每个数据包中包含信息准确数量的校验和。
  • IP负责为数据包选择路由以便将其传送到正确的目标地址。IP将数据包放到带有唯一报头的单独的IP包内,报头中包含有诸如接收端和发送端地址的信息。IP包分别通过路由器传送到目的地。
  • TCP/IP协议标准:又称TCP/IP栈或套接字。包括五层结构: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5、测试场景
  • 通常涉及的两类与测试有关的问题是:配置和兼容性、性能。
  • 通过仔细分析传输特性以及支持系统的配置,可以确定出针对配置和兼容性以及性能的测试需求。
    • 连接类型的测试:通常不同连接类型问题关注的是传输能力和性能,而不是配置和兼容性。
    • 连接设备的测试:如果待测Web应用是一个定制的嵌入式应用,支持TCP/IP栈不同层上的多种协议,那么,在与连接设备进行交互时可能会引入不兼容性问题。此时需要进行兼容性测试。

6、两种常见的拨号协议:
  • 串行拨号协议(SLIP):一种较早的协议
  • 点对点协议(PPP):最常用也是最稳定的,支持点对点连接,而且在必要时可以对错误的数据包进行重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