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软件需求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较多,一些大同小异,而有的则基本思路相差很大。从开发过程及特点出发,软件开发一般采用软件生存周期的开发方法,有时采用开发原型以帮助了解用户需求。在软件分析与设计时,自上而下由全局出发全面规划分析,然后逐步设计实现。
从系统分析出发,可将需求分析方法大致分为功能分解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信息建模法和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1)功能分解方法。
将新系统作为多功能模块的组合。各功能义可分解为若干子功能及接口,子功能再继续分解。便可得到系统的雏形,即功能分解——功能、子功能、功能接口。
(2)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从问题空间到某种表示的映射方法,是结构化方法中重要且被普遍接受的表示系统,由数据流图和数据词典构成并表示。此分析法又称为数据流法。其基本策略是跟踪数据流,即研究问题域中数据流动方式及在各个环节上所进行的处理,从而发现数据流和加工。结构化分析可定义为数据流、数据处理或加工、数据存储、端点、处理说明和数据字典。
(3)信息建模方法。
它从数据角度对现实世界建立模型。大型软件较复杂;很难直接对其分析和设计,常借助模型。模型是开发中常用工具,系统包括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和决策支持。实质上,也可看成由一系列有序模型构成,其有序模型通常为功能模型、信息模型、数据模型、控制模型和决策模型。有序是指这些模型是分别在系统的不同开发阶段及开发层次一同建立的。建立系统常用的基本工具是E—R图。经过改进后称为信息建模法,后来又发展为语义数据建模方法,并引入了许多面向对象的特点。
信息建模可定义为实体或对象、属性、关系、父类型/子类型和关联对象。此方法的核心概念是实体和关系,基本工具是E-R图,其基本要素由实体、属性和联系构成。该方法的基本策略是从现实中找出实体,然后再用属性进行描述。
(4)面向对象的分析力法。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的关键是识别问题域内的对象,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三类模型,即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面向对象主要考虑类或对象、结构与连接、继承和封装、消息通信,只表示面向对象的分析中几项最重要特征。类的对象是对问题域中事物的完整映射,包括事物的数据特征(即属性)和行为特征(即服务)。
泉舟时代智库分享
http://www.fishcoo.com/html/1/106/152/index.html
PRD制作全过程示例-Axure制作PRD
http://www.fishcoo.com/html/1/106/152/198/2962.html
http://www.fishcoo.com
sunLifeStory_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3206550737_0_1.html
中国数字城市排名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贵州、福州、泉州、厦门
智慧城市建设投入排名
上海、北京、深圳、天津、苏州、重庆、杭州、武汉、广州、宁波。
城市信息化程度排名
广州、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武汉、深圳、长沙、苏州、沈阳。
数字经济排名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杭州、苏州、南京、重庆、成都。
城市应急管理智慧化排名
天津、重庆、武汉、长沙、青岛、合肥、郑州、东营、无锡、南京。
结合AI和5G的智慧城市试点城市
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安徽、山东等省市
首发10大领域、19个场景,涉及“AI工厂”“AI园区”“AI社区”“AI交通”“AI学校”“AI医院”“AI家庭”“AI政务”“AI金融”“AI安防”十大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