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Dcore-processor开始用在desktop上面了,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AMD一个和INTEL换位的一次绝佳机会,我作为一个做嵌入式系统的人员也感觉嵌入式系统的一次飞跃机会要来了.闲话少说,我先来解释下D-processor-CUP是概念.
其实就是双核CPU,真正意义上的双核应该是2个物理运算内核,这样general的意义上就是2个搬运工一起做以前一个劳工力做的活了,显然2个可以同时做更多事情,这样双核CPU就可以同时处理更多的进程了.但是现在有2种实现2个物理运算内核的方法,一个是AMD的双核解决方法,一个是老头子INTEL的双芯解决方法,因此我又要分开说说这2种CPU的大概意思,希望以下大家能容易懂我的意思.
AMD的双核就是把2片CPU smash到一起,就是一个CHIP了,然后2片CUP之间可以直接对话,请注意是"直接对话";跳到INTEL的CPU上面,也是2片做成1片,但是2片CPU要对话的话就只能通过主板上的chipset来实现.这样的情况大家可想而知,就是打个比方我和我女朋友出去逛街,AMD的GF直接和我在街上说话商量买什么就OK了,而INTEL的GF却和我近在咫尺却要用手机来拨通我的MOBILE来对话,明显不是很明智.这时候,有些不太接触电脑硬件的朋友可能要问"2个CPU对话干什么呀,CPU和BUS对话就可以了呀?"答案很简单:因为2个CPU就象2个人,一起干活总要商量着做事呀,比如一个游戏界面,CPU-A负责控制人物走动的进程,CPU-B负责游戏画面背景描述.所以要相互对话商量一下.
INTEL在设计dual-core的时候没有提高前断总线的速度(连接CPU和主板的BUS).这样一来,虽然进程处理能力变成双倍了,但是它的bandwidth还是和以前一样,这样外面的BUS传DATA进来就有点"怎么感觉还是一个core"的感觉,等于是自己限制了自己的双核发挥双核的作用.为了弥补这个缺点,INTEL继续使用较快的system memory来保证信息传输到双核里面工作.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感觉怎么INTEL就想我原来玩网游的时候一开始把我人物加错属性点了,练到级别高的时候发现了,觉得心理不爽,又不想重新练一个人物,因为"AMD我对手在一直抢占双核市场呢",没办法,只好穿极品装备来弥补了.但是加错点的人物大家都知道到了后面比较难熬,60级的人只能用55级的技能升级,会累死.
而AMD Opteron 处理器从一开始设计时就考虑到了添加第二个内核,两个CPU内核使用相同的系统请求接口(system request interface)、HyperTransport技术和内存控制器,兼容90纳米单内核处理器所使用的940引脚接口。而英特尔的双核心却仅仅是连接到同一个前端BUS上。这样的话两个核心必然会争抢总线。不仅如此,还对于未来更多核心的集成(比如4核)埋下了隐患,因为会加剧处理器争用前端总线bandwitch,成为提升系统性能的瓶颈。因此可以说,AMD的技术架构为实现双核和多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MD直连架构(也就是通过超传输技术让CPU内核直接跟外部I/O相连,不通过前端总线)和集成内存控制器技术,使得每个内核都自己的高速缓存可资遣用,都有自己的专用车道直通I/O,没有资源争抢的问题,实现双核和多核更容易。而Intel是多个核心共享二级缓存、共同使用前端总线的,就想我们去一家超市买东西,INTEL超市就一个进出的通道,而AMD有好几个(有多少个收钱的职员就有多少个通道),这样如果人多了,INTEL超市的进出口就会堵得慌.
前面我也说到嵌入式系统将会迎来一次飞跃,我就是指人们越来越注重桌面电脑的performance,导致CPU制造商把双核甚至多核用在DESKTOP上面,可想而知当功耗和散热等问题处理得很好的时候,一些嵌入式protable系统也会说不定出现双核技术,而且随着双核要做到4核,想工艺方面都会有更高的要求,说不定90NM要做到65NM了,集成度加高也会促进embedded system的发展的.
说到这里也差不多了,意大利和德国的半决赛要开始了,我闪人,过些天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