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格式读取方式

今天正在看CHM格式文件读取问题,偶然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

 

这是文件中的16进制原始码

54 30 00 00 00 00 00 00

 

当读入的程序的结构中的时候发现是

12372

 

怎么算也不得其果,后来把CHM读入这个地方的代码看了一下..

 

 

static int _unmarshal_uint64(unsigned char **pData,
                             unsigned long *pLenRemain,
                             UInt64 *dest)
{
    UInt64 temp;
    int i;
    if (8 > *pLenRemain)
        return 0;
    temp=0;
    for(i=8; i>0; i--)
    {
        temp <<= 8;
        temp |= (*pData)[i-1];
    }
    *dest = temp;
    *pData += 8;
    *pLenRemain -= 8;
    return 1;
}

 

        temp <<= 8;
        temp |= (*pData)[i-1];

他居然是从00后一个字一个字读取.呵呵 按照此方法算出的结果...果然如此.索性那DELPHI 7试了一下...果然也是如此...

H5格式是一种基于HTML5技术的网页标准,主要用于开发网页应用程序。遥感是利用空间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可以通过卫星、航空飞机等手段获取大范围的地球观测数据。那么H5格式如何读取遥感数据呢? 首先,要读取H5格式的遥感数据,我们需要使用相应的工具或编程语言来处理和分析数据。常见的工具包括Python中的HDF5库、R语言中的rhdf5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读取和操作H5格式的数据。 其次,H5格式的遥感数据通常包含了多个数据集,我们可以通过工具提供的API来逐个读取这些数据集。在读取之前,我们可以使用工具提供的一些接口查看数据集的属性信息,例如尺寸、数据类型等,这有助于我们了解数据的结构和特性。 读取H5格式的遥感数据一般采用分块读取方式,这是因为遥感数据往往非常庞大,过大的数据集可能无法一次性加载到内存中。因此,我们可以按照需要将数据集分成若干块,每次只读取需要的数据块进行处理,这样可以节省内存并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在读取H5格式的遥感数据之后,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例如数据可视化、统计分析、特征提取等。这些分析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对地表现象进行研究,如环境监测、地质勘探、农业预警等应用领域。 总之,通过使用适当的工具和编程语言,我们可以方便地读取H5格式的遥感数据,并进行各种分析处理,从而更好地利用遥感技术来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和特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