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SetCommMask()和WaitCommEvent()
SetCommMask()
用途:设置串口通信事件。
原型:BOOL SetCommMask(HANDLE hFile,
DWORD dwEvtMask
);
参数说明:
-hFile:串口句柄
-dwEvtMask:准备监视的串口事件掩码
注:在用api函数撰写串口通信函数时大体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查寻法,另外一种是事件通知法。
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收串口数据时,前一种方法是主动的周期性的查询串口中当前有没有
数据(查询法);后一种方法是事先设置好需要监视的串口通信事件,然后依靠单独开设的辅助线程进行
监视该事件是否已发生,如果没有发生的话该线程就一直不停的等待直到该事件发生后,将
该串口事件以消息的方式通知主窗体,然后主窗体收到该消息后依据不同的事件性质进行处理。(类似中断)
比如说当主窗体收到监视线程发来的RX_CHAR(串口中有数据)的消息后,就可以用ReadFile()
函数去读串口。该参数有如下信息掩码位值:
EV_BREAK:收到BREAK信号
EV_CTS:CTS(clear to send)线路发生变化
EV_DSR:DST(Data Set Ready)线路发生变化
EV_ERR:线路状态错误,包括了CE_FRAME/CE_OVERRUN/CE_RXPARITY 3钟错误。
EV_RING:检测到振铃信号。
EV_RLSD:CD(Carrier Detect)线路信号发生变化。
EV_RXCHAR:输入缓冲区中已收到数据。
EV_RXFLAG:使用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