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Scrum Master培训笔记(二)

       第二天培训之前,黄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一套卡片,里面是一些Scrum的概念判断,快速进行辨别,分成三种情况(正确、错误、不确定)摆放,统计结果。

       介绍了一个实操,BDD(Behavior Driver Development)与ATDD(Acceptance Test Driver Development),讲述了某企业的双十一全链路压力测试。

 

分享了三个观点:

  1. 质量是不可以妥协的
  2. 质量是团队负责制,测试也不只是测试人员的工作,开发人员也要做测试的工作
  3. 测试不再是开发后的一个阶段

 

接下来,介绍3个工件,Product Backlog, Sprint Backlog, Increment。

 

Product Backlog

       重点强调了PB的内容由PO来制定,PB在迭代计划之前就应该被评估。PB粒度可粗可细,但是优先级高的,需要尽快实现的,需要细化明晰,方便团队进行refinement。

 

老师介绍了一个实操,用户故事的一般写法,从客户的角度来对业务需求进行描述。

 

老师接下来介绍了DoR(definition of Ready),通过大家的讨论,明细了一些需求准备好的标准。

随后还介绍了DoD(definition of done),通过该内容的讲解和讨论,明细了产品做完的标准,更加明晰了客户故事测试与开发单元测试的联系,以及测试在Scrum中的变化。

 

老师反复强调,作为一个有廉耻心的团队,质量是不可以妥协的。

 

接下来,介绍了Sprint Backlog的知识。

 

老师强调SBI是开发团队的资产,可以增加,更改,和删除。比如可以增加一些技术债的SBI。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现场的看板,Product Backlog, Sprint Backlog( to do),Sprint Backlog( doing),Sprint Backlog( Done)。

老师介绍了一款看板工具Leangoo(Scrum中文网开发)。

 

下面是介绍Increment,强调了2点:

  1. 一个 Sprint 完成的所有产品待办列表项的总和,以及之前所有 Sprint 所产生的增量的价值总和
  2. 新的增量必须可用并且达到了 Scrum 团队“完成”的定义的标准

 

产生燃尽图,建议以PB的Story Points来进行统计,而不是用工时。可以统计功能交付率,最好不要统计迭代失效率(容易产生打击团队积极性的效果)。

 

    老师还分享了一个众筹项目(USB电池)由创意到生产出产品,以及后续不断改进的过程。

 

    紧接着,介绍五大事件。

     Sprint

 

代周期1-4周,越成熟的团队迭代周期越短,但强调迭代周期最好不要临时更改(比如二周改成一周,或者有的迭代延长2天时间),以便产生稳定的团队产出率。

   

团队成员拖PB时,完成一个PBI后才能认领下一个PBI。为了不要形成小瀑布,建议结对进行PB认领,开发也参与测试。

Sprint Planning

前半程主要是弄清楚做什么,了解需求,承诺能做多少PB,后半程主要是弄清楚怎么做,分解SB,评估工作量(团队成熟后,也可以不用评估)。

 

Daily Scrum

 

尽量站着开会,建议加一个问题,每个人觉得这个Sprint 是否能完成计划的目标。

强调管理层在会上不要发言。

 

Sprint Review Meeting

 

  1. 在 Sprint 快结束时举行
  2. Scrum 团队和利益相关者协同讨论在这次 Sprint 中所完成的工作。根据完成情况和 Sprint 期间产品待办列表的变化,所有参会人员协同讨论接下来可能要做的事情来优化价值。这是一个非正式会议,并不是一个进度汇报会议,演示增量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并促进合作
  3. 演示的可工作软件,不是PPT

 

Sprint Retrospective Meeting

 

 

  1. 在 Sprint 快结束时举行
  2. Scrum团队成员一起回顾这个Sprint, 不要管理层参与
  3. 可以有一些度量的数据,促进改进,要有行动
  4. 从三个方面入手:

Product Backlog Refinement

 

  1. 由PO驱动
  2. 在Sprint期间持续进行
  3. 这个Sprint期间Refinement下一个Sprint的PBI
  4. 分解或合并PB
  5. 评估PB的Points

 

 Values

   

  1. 勇气
  2. 开放
  3. 专注
  4. 承诺
  5. 尊重

 

 

最后大家一起来回顾了3355,做成一张可视化的图像。

 

中餐……

 

黄老师又一次发判断卡片,根据培训内容,重新排放在(正确、错误、不确定),然后老师对有异议的卡片进行了讲解。

 

Estimation & Estimation

 

老师拿出了一个玻璃水杯,让大家评估里面的水大概是多少,大家的答案从30ml到120ml。然后在拿出一个玻璃水杯,里面转了少许水,让大家重新评估,第一个水杯是第二个水杯的几倍,这次大家的答案从1.2倍到1.8倍。

然后去比较这两次的误差,发现,相对值估算更准确。

 

实操练习:

利用乐高玩具,评估几种动物的拼装工作量。

 

第一轮:

先凭借直观感受评估,评估故事点。

 

第二轮:

先确定一个参照物,然后再评估其他动物的工作量。

 

老师介绍了一种评估方法:

Item

体量

需求复杂度

技术难度

权重=体量*需求*技术

Story Points

1

2

2

1

4

1(参照物)

2

3

3

4

36

9

3

2

3

2

12

3

4

2

3

5

30

8

 

接着介绍了T-Shirt Size Estimation

 

通过团队进行Scrum实践,持续不断改进,产生稳定的Velocity

通过统计多个Sprint历史数据,计算出团队产出率

 

 

利用PB估算和产出率,得出Release Planning

 

最后做了一个敏捷项目的练习,每个小组想一个创意,做一个手机APP。

通过几个Sprint的演练,最终每组去演示功能,PO说明商业前景及盈利模式,其他小组模拟成投资人表决给那个小组进行投资。

 

先确定三个角色,PO,Scrum Master,以及开发团队。

 

第一个Sprint,大家都比较匆忙,技能也生疏,规划不清晰,没有对工序进行并行,没有掌握好节奏,分工及结对都没有组织,比较混乱,也没有产生可以工作的产品。

站会大家都觉得完不成Sprint目标。

通过短暂的回顾会,及时调整和改进流程,工序并行,按照优先序。

 

第二个Sprint,大家沉稳了一些,根据我们的生成效率,重新进行了规划,最终有了一些可以演示的成果。

通过短暂的回顾会,有的小组提出了结对开发,效率大大提升,进一步确认了完成的标准。

 

第三个Sprint,大家基本达成了Sprint的目标

 

发布最终产品,团队成员演示了可以工作的成果,PO也上台阐明了系统价值和盈利模式。

大家作为投资人在下面也给团队提成了问题,给了一些建议,最终投出了自己手上的资金,通过统计总资金数,第一小组的生态农家项目获得了冠军。

模拟项目完成后,老师有分享了一些干货。

 

管理3.0的演变过程,分享了一些管理上的实践,推荐了几本书《驱动力》,《代码整洁之道》,《Managing for Happiness》。

自此,培训圆满结束。

特别感谢Scrum中文网提供的图片,黄方老师提供的PPT。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