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落地
1、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许多与软件行为相似的场景,比如项目重构与房子重建是比较类似,简单例子如下:
比如,一道参差不齐的墙,怎么变成整齐的墙,一般来说有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直接推到,新买砖,重新砌墙,通常会遇到难以找到适合砌墙边的砖头,砌墙工通常会破坏新砖来到达目的
方案二:拆墙,把墙砖一个个分解,重新利用,再加上新买少量砖,完美解决难以对齐的问题,而不用去破坏新砖
2、上述例子其实对应的是软件重构的两种方法论:
(1)全部推翻,从头开始
(2)以迭代的方式进行重构
3、分析现有项目的框架局限性,结合业务的方向来敲定重构方案
4、重构的风险与把控,对现有业务的影响
5、评估重构的周期,细化出开发任务
6、测试与交付
二、先建立可靠的测试环境
1、测试的目的是用于确保重构出来的代码能稳定运行,否则一旦对外发布就会容易出现问题。
2、总结:单元模块小重构,单元模块测试
三、分解并重组
1、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分解
(1)冗长的代码
(2)重复的代码
(3)逻辑不清晰的代码
(4)不遵循通用编程规范的代码
2、方法
(1)局部变量和参数
(2)变量易名:提高代码的清晰度。
(3)去除临时变量
(4)使用多态取代多分支条件逻辑
(5)继承的使用
(6)pattern的运用
3、提炼方法和类
(1)业务需求经常变更的地方
(2)业务功能的清晰划分
4、重构策略
测试 -> 小修改 -> 测试 -> 小修改...
总结:重构是以微小的步伐来修改程序的。
5、Java代码重构的一大方向:完成面向过程到面向对象的转换。
四、重构处于项目开发中的阶段
(1)第一阶段:快速实现稳定可靠的功能需求,该阶段仅仅要求实现产品需求功能,能提供对外发放的产品。简单的说就是能向老板交差。
(2)第二阶段:对各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最后再进行集成测试。
(3)第三阶段:不断的调整项目代码,优化代码,不断的自我否定,使得项目代码能适应以后的产品发展,比如局部范围的代码重构、性能优化等。
五、总结
1、永无止境的需求造成了项目框架难以长久,而重构可为项目延续生命;
2、项目重构的方向不能脱离业务或需求;
3、测试保证了重构项目的稳定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