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S即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是实现ReentrantLock、Semaphore、CountDownLutch等同步工具的关键。
AQS本身是一个队列,每个队列元素为一个Node节点,每个Node都有特定的mode状态,如Node.CONDITION、Node.SIGNAL、Node.EXCLUSIVE、Node.SHARED等等。
AQS内部有一个int型的state属性,用于记录锁的状态。
拿ReentrantLock来说,其内部有几个AQS的子类实现(都是ReentrantLock的内部类),非公平锁是NofairSync类,公平锁是FairSync。ReentrantLock的lock方法调用的就是AQS的lock方法,其原理是:
尝试用CAS把state变量从无锁0修改为有锁1
- 如果成功,设置当前新线程为排它线程(exclusiveOwnerThread属性)。此时获得排它锁。
- 如果失败,那么调用tryAcquire方法,该方法会首先再次以CAS的方式获取锁,如果还失败,就判断当前线程是不是已经获取过一次锁了,如果是就把state+1,并返回true(加锁成功)。以上尝试都失败,则返回false,tryAcquire失败。
- tryAcquire失败了,说明锁已被其他线程征用,此时当前线程就要包装成一个Node加入到等待队列的尾部(这里也是CAS操作),Node的mode类型是排它锁(Node.EXCLUSIVE)。
- 加入等待队列后,队列本身是FIFO的,当前线程会一直判断前面的线程是不是处理完了(前一个节点是头结点,说明前面的线程都处理完了)。
- 如果是那么再次调用tryAcquire方法获取锁。如果失败了,继续放入等待队列尾部,周而复始。如果成功了,那么把当前Node节点设置为头,当前线程就可以继续执行任务了。(执行完后必须unlock释放锁,并唤醒后续等待的线程)
- 如果前面的节点不是头结点,那么当前线程救会被挂起(park方法),在挂起之前,会把当前线程所在Node前一个的节点mode设置为Node.SIGNAL。
ReentrantLock的unlock方法实际调用的是AQS的release方法。其原理是:
- 线程执行完成后,会进行一系列释放资源操作,最后调用unparkSuccessor方法,作用就是调用unpark唤醒下一个等待队列的有效Node中的线程。线程被唤醒后,又是死循环去tryAcquire,周而复始。
以上是排它锁,如果是共享锁,其实也是用的同一个state属性,state是个int类型,高16位用来加共享锁,低16位用来加排它锁。读写锁就是基于这个思路实现。写锁跟排它锁很类似,读锁调用的是tryAcquireShared方法,这个方法只会检测排它锁,如果只有共享锁,不会进入等待队列。也就是说,只有读读线程不会互斥,其他都互斥。
AQS的主要方法:
- isHeldExclusively():该线程是否正在独占资源。只有用到condition才需要去实现它。
- tryAcquire(int):独占方式。尝试获取资源,成功则返回true,失败则返回false。
- tryRelease(int):独占方式。尝试释放资源,成功则返回true,失败则返回false。
- tryAcquireShared(int):共享方式。尝试获取资源。负数表示失败;0表示成功,但没有剩余可用资源;正数表示成功,且有剩余资源。
- tryReleaseShared(int):共享方式。尝试释放资源,如果释放后允许唤醒后续等待结点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