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区块链,大家总会给它贴上“数据透明、共享”的标签。
但是,对某些企业而言,数据就是自己保持旺盛竞争力的法宝,将数据分享出去,简直就是作死。
因此,区块链在建立这种多中心化技术信任的同时,必须仔细想清楚,如何满足商业隐私的保护和操作权限的控制。
公有链,意味着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够获得完整的数据备份,所有交易数据都是公开和透明的,这是区块链的优势特点。
然而,对区块链应用方来说,这却是缺点。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不仅用户希望保护自己的账户隐私和交易信息,企业更是不想把这些商业机密公开分享给同行。
比特币的交易地址和地址持有人的真实身份的关联相互隔断,由此保护隐私,达到匿名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你可以通过区块查看每一笔转账记录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地址,但无法知对应到现实世界中的某一个人。
但是这样的保护方式强度较弱,通过观察和跟踪区块链的信息,利用地址ID、IP等还是可以追查到账户和交易的关联性,由此分析出现实情况下具体某个人的身份信息。
那怎么办,区块链要被束之高阁了吗?
当然不会,我们聪明绝顶的区块链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想出了这些十分nice的方法,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零知识证明
零知识证明,指的是证明者能够在不向验证者提供任何有用信息的情况下,使验证者相信某个论断是正确的。零知识证明实质上是一种涉及两方或更多方的协议,即两方或更多方完成一项任务所需采取的一系列步骤。证明者向验证者证明并使其相信自己知道或拥有某一消息,但证明过程不能向验证者泄露任何关于被证明消息的信息。
在区块链中,不泄露的消息通常指的就是交易信息数据,它可以让交易数据更隐私,除了交易者之外,其他人无法知道实际交易的信息。
但是这样的话,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难监管。因此,智慧的从业者们还是要多想想,如何在隐私和监管两方面取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