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工作中,读取和存储XML文件是最常用的操作,tinyxml是一个开源的,非常小巧和好用的XML读写工具,在此,本文将从源代码层面开始分析tinyxml,尽量做到突出细节,主题明确。
首先,tinyxml包含有tinystr.h,tinyxml,h,tinystr.cpp,tinyxml.cpp,tinyxmlerror.cpp,tnyxmlparser.cpp这几个项目,我们就从最基本的也是tinyxml自己定义的数据结构tinystr开始说起吧:tinystr是tinyxml自己定义的类似于string的数据结构,包含有自己的属性和方法,很有借鉴意义。它定义了一个叫做TiXmlString的类。其中定义了两个静态对象。
static const size_type npos;
static Rep nullrep_;
由于静态对象在进程创建的时候就创建了,并在进程结束的时候结束,所以在对象创建之前就有了npos和nullrep_,npos作为函数运行错误判断的标识,而nullrep_是作为结构体Rep的对象,结构体Rep的代码如下:
struct Rep
{
size_type size, capacity;
char str[1];
};
包含了TiXmlString中最重要的三个属性,长度size,容量capacity,以及本体str[1](str是一个指针常量,指向一个固定地址,表示TiXmlString的本体)。npos和nullrep_初始化如下:
const TiXmlString::size_type TiXmlString::npos = static_cast< TiXmlString::size_type >(-1);
TiXmlString::Rep TiXmlString::nullrep_ = { 0, 0, { '\0' } };
另外定义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