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无聊文化,我没有仔细考究过,也没有想过要定义的非常清楚。
在我看来,包括贱文化,或者无厘头文化。
也罢。反正感觉在当下的网络,是无孔不入,息息相关。
随手就可以拎几个典型的例子,开心网就是一个奇迹,QQ农场也火了,全民偷菜,抢车位,买卖奴隶盛极一时,堪称互联网上一大奇观,至今让人记忆深刻。
贾君鹏事件,更是无聊到极点。虽然被商业炒作利用带来了沮丧和失落感,让广大网民对类似事件产生了警惕和怀疑,但是“无聊文化”中的民意表达和情绪宣泄功能,并没有因这种警惕、怀疑心理而不复存在。
“你能不能说清楚哪个是贱人?因为现在大家都是贱人。”
这句源自《大话西游》的台词,让“贱文化”初露端倪。不管是“贱文化”,还是“无厘头文化”。吸引了眼球,吸引了注意力,那就足够了。
“芙蓉姐姐”?“兰董”?“征求女富婆包养的诗人黄辉”?“山寨周杰伦”?“90贱女孩”?……他们都曾名噪一时,除了为网民提供一时的口水狂欢外,虽然如过眼烟云,但是背后隐藏的是“无聊”的经济。
无聊文化催生了无聊的商业模式,很明显,一方面增加了消费者的粘度;另一方面通过收费项目增加了新的利润来源。腾讯公司就是最成功的案例。
开心网的成功就是“无聊”商业模式由网络向传统的渗透。
无聊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太多无聊的人。
推崇无聊文化,将其应用到互联网产品中,无聊应用,无聊游戏,无聊功能,最终会转化为用户的粘度,无聊的商业模式也就显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