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一下我碰到的问题:
本来按照参考文章-1的描述,基本是没有问题的。
我的问题在于:由于第一次使用iSCSI,我不能确定是否配置正确、启动正常。由于文中提到的最后检验是否正确的方法就是用dmesg来看服务启动的信息。那究竟好不好用呢?在主机那一端怎么使用、验证我们配置的iSCSI存储是正常的了呢?
正好我的主机又是使用WMWARE ESX5,我也是头一次在这个虚拟架构上使用iSCSI,所以,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正确连接到刚刚配置的iSCSI存储上去,或者说我做了很多尝试,但是没有发现存储设备,那我只好两边都怀疑。
为此,做了以下的检测:
1、由于iSCSI设备也是一个网络服务,它本身需要对外开放TCP端口以便主机能够扫描到,所以,该TCP端口是否被防火墙阻挡,这成为我第一个检测的位置:
在我自己的本本上使用telnet <iSCSI存储IP> 3260,能够登录上,说明第一关过了,iSCSI可以从外部访问。
2、原文没有说明白是否需要在iSCSI Target上首先划分好分区,还是让ESX Server来划分分区,如果要划,什么时候划分分区等问题。后来测试结果:第一点,需要提前在iSCSI上建好分区,如果不见好分区,你的/dev/sdaX的分区都是不好用的;第二点,在iSCSI上做好分区以后,要重起一次才能生效。
3、我碰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问题,就是在建好分区以后,ietd.conf配置好/dev/sda4以后,启动iSCSI服务,从dmesg中看到一个错误:“open_path(120) Can't open /dev/sdar”类似的错误信息。网上查不到有用的类似情况。最后自己查明,不知道哪个环节,造成/dev/sda4这个文件丢失了。只好mknod /dev/sda4这个命令重新生成该文件,修改所属组权限(root,disk),500等,搞定。(自己以前的经验起了作用,不然一班人怎么知道mknod去生成设备文件?真是陷阱多多)
4、在配置的过程中,应该从简到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