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结构
文章平均质量分 72
To_dreams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在读
展开
-
【循环链表】约瑟夫死亡游戏
前言:循环链表时一种头尾相接的链表。其特点是无须增加存储量,仅对表的链接方式稍作改变,即可使得表处理更加方便灵活。如何构成循环单链表?在单链表中,将终端结点的指针域NULL改为指向表头结点的或开始结点,就得到了单链形式的循环链表,并简单称为单循环链表。为什么用尾指针表示循环单链表?在很多实际问题中,表的操作常常是在表的首尾位置上进行,此时头指针表示的单循环链表就显得不够方便.如果改原创 2012-07-01 09:40:07 · 5300 阅读 · 0 评论 -
【队列】链式结构实现队列的基本操作
链队列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简称为链队列,它是限制仅在表头删除和表尾插入的单链表。显然仅有单链表的头指针不便于在表尾做插入操作,为此再增加一个尾指针,指向链表的最后一个结点。于是,一个链队列由一个头指针唯一确定。#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error(s) printf("%s", s)typedef char datatype原创 2012-07-02 13:55:44 · 4372 阅读 · 0 评论 -
【高质量代码实践】【链表】链表的建立,查找,删除,插入和输出
/* copyright(c)2012 三江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文件名称:use.c* 文件标识:见配置管理计划书* 摘要:创建链表,查找结点,删除结点,插入结点,输出链表* 当前版本:1.1* 作者:黄路* 完成日期:2012年6月30日*/#include "list.h"#include #include原创 2012-06-29 11:14:19 · 935 阅读 · 0 评论 -
【二叉树】
定义:树(Tree)是n(n>=0)个结点的有限集T,T为空时称为空树,否则它满足如下两个条件:(1)有且仅有一个特定的称为根(Root)的结点;(2)其余的结点可分为m(m>=0)个互不相交的子集T1,T2,T3…Tm,其中每个子集又是一棵树,并称其为子树(Subtree)。为什么有二叉树?二叉树在树结构的应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对二叉树的许多操作算法简单,而任何树都可原创 2012-07-03 10:01:31 · 958 阅读 · 0 评论 -
为什么是数据结构?
计算机是一门研究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表示和处理的学科。这里面涉及到两个问题: 信息的表示~数据结构 信息的处理~算法为什么是数据结构?背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息量的增加,信息范围的拓宽,使许多系统程序和原创 2012-06-28 08:19:40 · 845 阅读 · 1 评论 -
【高质量代码实践】【栈】迷宫游戏
/* 三江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文件名:use.c摘要:经典的迷宫问题,通过数据结构————“栈”和回朔思想,解决迷宫问题。完成日期:2012-7-1 23:55作者:黄路当前版本:1.2*/#include #include "stack.h"//定义一个迷宫数组,1代表障碍,0代表畅通int maze[M][N原创 2012-07-02 12:09:25 · 1602 阅读 · 0 评论 -
循环队列
什么是队列?队列(Queue)也是一种运算受限的线性表。它只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而在另一端进行删除。允许删除的一端称为队头(front),允许插入的一端称为队尾(rear)。FIFO原则队列具有先进先出原则,与栈的先进后出形成对比。为什么设计循环队列?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称为顺序队列,顺序队列实际上是运算受限的顺序表,和顺序表一样,顺序队列也是必须用一个向量空间来存放当前原创 2012-07-02 12:03:47 · 17017 阅读 · 0 评论 -
【深入理解数据结构】二叉树实践
数据结构的本质:数据结构就是研究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并对这种结构定义相应的运算。什么是逻辑结构?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通常分成四种:1)集合 , 结构中的数据元素除了同属于一种类型外,别无其它关系。2)线性结构 , 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3)树型结构 , 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4)图状结构或网状结构 , 结构原创 2012-07-03 11:50:06 · 1225 阅读 · 0 评论 -
《电子电气工程师必知必会》
《Electrical Engineering 101—Everything You Should Have Learned in School but Probably Didn’t》 工程师们与人打交道时时常感觉到一个困难就是,没法像我们处理的各种电路那样,用简练的数学公式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略去若干文字)我所发现的一个事实是,尽管没有完美的方程可以用翻译 2013-01-11 08:33:46 · 198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