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某些脚本在Ubuntu下不能运行的问题:sudo dpkg-reconfigure dash, 再选择no
/bin 普通用户可执行命令,系统的任何用户都可以执行该目录中的命令
/boot 系统启动文件
/dev 系统中所有设备的文件
/etc 系统中配置文件
/mnt 可移动设备的挂载点
/sbin 系统中的管理命令,普通用户不能执行他们
/usr 系统应用程序和相关文件
/var 系统中经常变化的文件,如日志文件和用户文件
/tmp 系统临时目录
linux常用命令 /etc/group; /etc/passwd; /etc/profile *.bat批处理文件 linux下,所有设备都是文件
1.ls
2.pwd
3.cd
4.useradd 添加用户;groupadd 添加组
5.userdel [-r]
6.passwd 修改密码
7.init
0:关机
1:单用户
2:多用户没有网络
3:多用户有网络
4:系统未使用保留给用户
5:图形界面
6:重启
常用的是3或5,修改默认运行级别在文件/etc/inittab
8.mkdir 建立目录
9.rmdir 删除目录
10.rm [-rf] 删除文件
11.touch 建立空文件
12.mv 移动文件或改文件名
13.cp 复制文件
14.ln -s 源文件 目标 -->建立连接
15.more 分页显示文件 space键向下
16.less 分页显示文件
17.grep -n “关键词” 文件名 -->在文件中查找关键词在哪一行
18.find 目录名 -name 文件名 -->查找文件
find /home -amin -10 查找十分钟内存取的文件或目录
find /home -atime -10 查找十小时内存取的文件或目录
find /home -cmin -10 查找十分钟内更改过的文件或目录
find /home -ctime +10 查找十小时前更改过的文件或目录
find /home -size +10k 查找home目录下文件大小为10k的文件
19.>文件名 -->重定向,覆盖写
20.>>文件名 -->重定向,追加写
21.chmod 修改文件属性
22.chgrp 修改文件所属组
23.chown 修改文件拥有者
24.usermod [-g] 修改用户所属组 [-d] 修改默认登录目录
25.mount /mnt/cdrom 挂载命令
26.tar -zxvf *.tar.gz 解压文件
27.df 参看磁盘使用情况
28.fdisk -l 查看分区
29.env 查看环境变量
30.chsh [-s] 改变shell
31.history 5 显示最近使用的5个命令
32.!5 执行历史编号是5的命令
33.!mk 执行最后一次以mk开头的命令
34.tracert www.google.com 查看访问经过的路由
35.ping ip地址 查看网络是否畅通
36.ifconfig 查看ip情况
37.ifconfig eh0 xxx.xxx.xxx.xxx 修改ip地址
38.ifconfig eho network xxx.xxx.xxx.xxx 修改子网掩码
39.ps -aux 查看进程信息
40.kill [-9] PID -->杀死进程
41.top 动态监视系统运行状态
开机时间 已运行时间 用户数 负载情况
进程总数 僵尸进程
cpu 内存 swap 占用情况
先按u,再输入用户名,即可监视特定用户;按k,再输入进程号,即可杀死进程。
42.date 查看日期
43.cal 月份 年份 -->查看日历
44.netstat [-anp] 显示系统目前的网络状态
45.route 显示路由表
46.export PATH=$PATH:$HOME/bin:…… -->临时加入路径
47.echo $变量名 -->显示变量内容
48.alias ll='ls -l' -->命令别名
49.zip aaa.zip 文件1,文件2,……
zip -r aaa.zip 文件夹路径
unzip
50.gzip gunzip
通配符: * ? [0-9]
rpm 管理包工具
rpm -q samba 查看samba是否安装
rpm -e samba 删除软件
rmp -e --nodeps samba 有依赖也要删除软件
rmp -ivh 文件名 -->安装文件
为了系统安全,少开端口
crontab 设置任务调度命令
怎样调度多任务
1.crontab -e 一条一条添加
2.写一个脚本文件,例如:* * * * * 脚本路径
进程:正在执行的程序
每一个进程都对应一个父进程,而这个父进程可以复制多个子进程,如www服务器。
进程分前台和后台。一般系统的服务都是以后台的方式运行,而且常驻系统,直到关机。
线程:1.轻量级进程
2.进程有独立地址空间,线程没有。
3.线程不能独立存在,要由进程创建。(fork)
注意PID为1的进程,是所有进程的父进程。
mysql数据库的优点:
1. 免费 2.跨平台 3.轻 4.支持多并发
安装:
1.将安装文件拷贝到/home
2.tar -zxvf mysql*.tar.gz (解压文件)
3.groupadd mysql (创建mysql组)
useradd -g mysql mysql (创建mysql用户,并放入mysql组)
进入解压后的文件
scripts/mysql_install_db --user=mysql (初始化数据库)
chown -R root . (修改文件的所有者,.表示当前目录)
chown -R mysql data (修改data文件夹的所有者)
chgrp -R mysql . (改变用户组)
启动mysql
bin/mysqld_safe --user=mysql & (启动)
进入mysql
cd bin
./mysql -u root -p
mysql的备份与恢复
mysqldump -u root -p密码 (没有空格) 数据库名 > /home/mydb.bak
系统启动时,主目录下的shell脚本文件.bashrc 和 .profile 会自动执行,用户可以自己配置。
/etc/profile 在这个文件中配置环境变量
linux系统启动过程:
1.BIOS自检
2.启动GRUB/LILO
3.运行linux内核并检测硬件(最容易出错)
4.运行系统第一个进程init
5.init读取系统引导配置文件/etc/inittab中的信息进行初始化
6./etc/rc.d/sysinit 系统初始化脚本
7./etc/rc.d/rcX.d/[KS] -->根据运行级别X配置服务
终止以“K”开头的服务
启动以“S”开头的服务
8./etc/rc.d/rc.local 执行本地特殊配置
9.其他特殊服务
/bin 普通用户可执行命令,系统的任何用户都可以执行该目录中的命令
/boot 系统启动文件
/dev 系统中所有设备的文件
/etc 系统中配置文件
/mnt 可移动设备的挂载点
/sbin 系统中的管理命令,普通用户不能执行他们
/usr 系统应用程序和相关文件
/var 系统中经常变化的文件,如日志文件和用户文件
/tmp 系统临时目录
linux常用命令 /etc/group; /etc/passwd; /etc/profile *.bat批处理文件 linux下,所有设备都是文件
1.ls
2.pwd
3.cd
4.useradd 添加用户;groupadd 添加组
5.userdel [-r]
6.passwd 修改密码
7.init
0:关机
1:单用户
2:多用户没有网络
3:多用户有网络
4:系统未使用保留给用户
5:图形界面
6:重启
常用的是3或5,修改默认运行级别在文件/etc/inittab
8.mkdir 建立目录
9.rmdir 删除目录
10.rm [-rf] 删除文件
11.touch 建立空文件
12.mv 移动文件或改文件名
13.cp 复制文件
14.ln -s 源文件 目标 -->建立连接
15.more 分页显示文件 space键向下
16.less 分页显示文件
17.grep -n “关键词” 文件名 -->在文件中查找关键词在哪一行
18.find 目录名 -name 文件名 -->查找文件
find /home -amin -10 查找十分钟内存取的文件或目录
find /home -atime -10 查找十小时内存取的文件或目录
find /home -cmin -10 查找十分钟内更改过的文件或目录
find /home -ctime +10 查找十小时前更改过的文件或目录
find /home -size +10k 查找home目录下文件大小为10k的文件
19.>文件名 -->重定向,覆盖写
20.>>文件名 -->重定向,追加写
21.chmod 修改文件属性
22.chgrp 修改文件所属组
23.chown 修改文件拥有者
24.usermod [-g] 修改用户所属组 [-d] 修改默认登录目录
25.mount /mnt/cdrom 挂载命令
26.tar -zxvf *.tar.gz 解压文件
27.df 参看磁盘使用情况
28.fdisk -l 查看分区
29.env 查看环境变量
30.chsh [-s] 改变shell
31.history 5 显示最近使用的5个命令
32.!5 执行历史编号是5的命令
33.!mk 执行最后一次以mk开头的命令
34.tracert www.google.com 查看访问经过的路由
35.ping ip地址 查看网络是否畅通
36.ifconfig 查看ip情况
37.ifconfig eh0 xxx.xxx.xxx.xxx 修改ip地址
38.ifconfig eho network xxx.xxx.xxx.xxx 修改子网掩码
39.ps -aux 查看进程信息
40.kill [-9] PID -->杀死进程
41.top 动态监视系统运行状态
开机时间 已运行时间 用户数 负载情况
进程总数 僵尸进程
cpu 内存 swap 占用情况
先按u,再输入用户名,即可监视特定用户;按k,再输入进程号,即可杀死进程。
42.date 查看日期
43.cal 月份 年份 -->查看日历
44.netstat [-anp] 显示系统目前的网络状态
45.route 显示路由表
46.export PATH=$PATH:$HOME/bin:…… -->临时加入路径
47.echo $变量名 -->显示变量内容
48.alias ll='ls -l' -->命令别名
49.zip aaa.zip 文件1,文件2,……
zip -r aaa.zip 文件夹路径
unzip
50.gzip gunzip
通配符: * ? [0-9]
rpm 管理包工具
rpm -q samba 查看samba是否安装
rpm -e samba 删除软件
rmp -e --nodeps samba 有依赖也要删除软件
rmp -ivh 文件名 -->安装文件
为了系统安全,少开端口
crontab 设置任务调度命令
怎样调度多任务
1.crontab -e 一条一条添加
2.写一个脚本文件,例如:* * * * * 脚本路径
进程:正在执行的程序
每一个进程都对应一个父进程,而这个父进程可以复制多个子进程,如www服务器。
进程分前台和后台。一般系统的服务都是以后台的方式运行,而且常驻系统,直到关机。
线程:1.轻量级进程
2.进程有独立地址空间,线程没有。
3.线程不能独立存在,要由进程创建。(fork)
注意PID为1的进程,是所有进程的父进程。
mysql数据库的优点:
1. 免费 2.跨平台 3.轻 4.支持多并发
安装:
1.将安装文件拷贝到/home
2.tar -zxvf mysql*.tar.gz (解压文件)
3.groupadd mysql (创建mysql组)
useradd -g mysql mysql (创建mysql用户,并放入mysql组)
进入解压后的文件
scripts/mysql_install_db --user=mysql (初始化数据库)
chown -R root . (修改文件的所有者,.表示当前目录)
chown -R mysql data (修改data文件夹的所有者)
chgrp -R mysql . (改变用户组)
启动mysql
bin/mysqld_safe --user=mysql & (启动)
进入mysql
cd bin
./mysql -u root -p
mysql的备份与恢复
mysqldump -u root -p密码 (没有空格) 数据库名 > /home/mydb.bak
mysql -u root -p密码 数据库名 < /home/mydb.bak
系统启动时,主目录下的shell脚本文件.bashrc 和 .profile 会自动执行,用户可以自己配置。
/etc/profile 在这个文件中配置环境变量
linux系统启动过程:
1.BIOS自检
2.启动GRUB/LILO
3.运行linux内核并检测硬件(最容易出错)
4.运行系统第一个进程init
5.init读取系统引导配置文件/etc/inittab中的信息进行初始化
6./etc/rc.d/sysinit 系统初始化脚本
7./etc/rc.d/rcX.d/[KS] -->根据运行级别X配置服务
终止以“K”开头的服务
启动以“S”开头的服务
8./etc/rc.d/rc.local 执行本地特殊配置
9.其他特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