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孟岩的《Java替代C语言的可能性》(续1)
作者信息:
在优快云上的ID:tjackey@优快云
优快云上的博客:blog.youkuaiyun.com/tjackey
MSN/邮件:jackey.zj@hotmail.com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明显进入了一个加速阶段。新的语言的出现和普及速度远远超越了常识意思正常发展。新的选择,新的功能,新的架构,新的使用模式,以及新的问题,潜力与潜在的发展趋势,未来事实标准的潜在的竞争者,这些问题不断的困扰着已经和正在做出选择的开发人员和CTO们。
争论,甚至是不同阵营的论战,此起彼伏;甚至以从未有过的激烈程度在不断的上演和重复。
可喜的是,争论本身会引起部分参与者更深入地思考和比较,从而获得更加全面地认识。
可悲的是,太多的低水平的重复以及无理智的人身攻击,丝毫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其实我自己很期待能够看到一些真正的高手站出来,深入浅出的给大家讲讲整个计算机语言的发展的脉络和演化过程,拿出翔实的数据和权威的统计分析结论来比较语言的功能、性能、语言特性、历史贡献以及语言自身定位与现实中市场定位的不断匹配的过程和结果。更多的期望还包括对于目前计算机语言发展现状给出一个高度概括的全景式的比较,并且给出每种语言的技术发展曲线以及目前的阶段定位。
个人认为,由于网格计算、弥漫计算、P2P技术等进一步发展,大约2010左右会进入到一个计算机语言的后性能时代。性能依然将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指标,但是可能从考虑的优先重点位置滑落下来,而安全性、稳定性、灵活性、可扩展性等等其他特性将成为核心的评价要素。
CPU的设计以及SOC系统都将受到影响,传统操作系统以及网络/网格操作系统都将为之前盲目追求性能而付出巨大的代价,并不断检讨甚至重构。
新的语言、新的架构、新的系统组织模式、新的SOC设计甚至非冯诺伊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系统的流行,都有可能发生甚至引起连锁的蝴蝶效应。
关于Java与C的争论,动态语言的热潮,这些现象所代表的技术发展趋势其实在若干年前已经成为一些国际学术团体的讨论的热点。
简单的总结一下我的观点:
·不要只是孤立的看到语言之争,希望能够放在整个计算机语言发展演化趋势的大背景中去观察,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小心谨慎的预测未来;
·不要仅仅局限于语言本身,计算平台,计算环境的大的发展趋势才是决定语言命运的根本因素;
·2006~2008很可能就是一个大发展的混乱时期,争论是必要的,但是目标是增进理解,而不应该是简单的对与错。
注:
工作中,突然想补充几句,没有整理好思路,有些词不达意,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