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fio 通过VFIO_DEVICE_GET_REGION_INFO得到io信息,然后mmap到user space使用

本文介绍了VFIO_PCI中的VFIO_DEVICE_GET_REGION_INFO ioctl如何获取PCI设备的IO信息,包括配置空间和BAR区域等,并详细解释了通过ioctl获取信息后如何使用mmap将这些IO空间映射到用户空间,使用户空间可以直接访问PCIe设备。
在qemu/hw/vfio 中的common.c 中
int vfio_get_region_info(VFIODevice *vbasedev, int index,
                         struct vfio_region_info **info)
{
    size_t argsz = sizeof(struct vfio_region_info);

    *info = g_malloc0(argsz);

    (*info)->index = index;
retry:
    (*info)->argsz = argsz;

    if (ioctl(vbasedev->fd, VFIO_DEVICE_GET_REGION_INFO, *info)) {
        g_free(*info);
        *info = NULL;
        return -errno;
    }

    return 0;
}
vfio_get_region_info 中是通过VFIO_DEVICE_GET_REGION_INFO 来得到设备io的信息,这里的info是是一个字符串。从
device = ioctl(group, VFIO_GROUP_GET_DEVICE_FD, "0000:06:0d.0");中可以看出info 通过bus:device:fn表示一个pcie的device.
VFIO_DEVICE_GET_REGION_INFO 这个ioctl对应kernel中的vfio_pci_ioctl 中的命令
static long vfio_pci_ioctl(void *device_data,
               unsigned int cmd, unsigned long arg)
{
     else if (cmd == VFIO_DEVICE_GET_REGION_INFO) {
        struct pci_dev *pdev = vdev->pdev;
        struct vfio_region_info info;
        struct vfio_info_cap caps = { .buf = NULL, .size = 0 };
        int i, ret;

        minsz = offsetofend(struct vfio_region_info, offset);

        if (copy_from_user(&info, (void __user *)arg, minsz))
            return -EFAULT;

        if (info.argsz < minsz)
            return -EINVAL;

        switch (info.index) {
        case VFIO_PCI_CONFIG_REGION_INDEX:
            info.offset = VFIO_PCI_INDEX_TO_OFFSET(info.index);
            info.size = pdev->cfg_size;
            info.flags = VFIO_REGION_INFO_FLAG_READ |
                     VFIO_REGION_INFO_FLAG_WRITE;
            break;
        case VFIO_PCI_BAR0_REGION_INDEX ... VFIO_PCI_BAR5_REGION_INDEX:
            info.offset = VFIO_PCI_INDEX_TO_OFFSET(info.index);
            info.size = pci_resource_len(pdev, info.index);
            if (!info.size) {
                info.flags = 0;
                break;
            }

            info.flags = VFIO_REGION_INFO_FLAG_READ |
                     VFIO_REGION_INFO_FLAG_WRITE;
            if (vdev->bar_mmap_supported[info.index]) {
                info.flags |= VFIO_REGION_INFO_FLAG_MMAP;
                if (info.index == vdev->msix_bar) {
                    ret = msix_sparse_mmap_cap(vdev, &caps);
                    if (ret)
                        return ret;
                }
            }

            break;
        case VFIO_PCI_ROM_REGION_INDEX:
        case VFIO_PCI_VGA_REGION_INDEX:
        return copy_to_user((void __user *)arg, &info, minsz) ?
            -EFAULT : 0;

    }
}
从中可以看到 io总共分为9种
enum {
    VFIO_PCI_BAR0_REGION_INDEX,
    VFIO_PCI_BAR1_REGION_INDEX,
    VFIO_PCI_BAR2_REGION_INDEX,
    VFIO_PCI_BAR3_REGION_INDEX,
    VFIO_PCI_BAR4_REGION_INDEX,
    VFIO_PCI_BAR5_REGION_INDEX,
    VFIO_PCI_ROM_REGION_INDEX,
    VFIO_PCI_CONFIG_REGION_INDEX,
    VFIO_PCI_VGA_REGION_INDEX,
    VFIO_PCI_NUM_REGIONS = 9 /* Fixed user ABI, region indexes >=9 use */
                 /* device specific cap to define content. */
};
我们这里以VFIO_PCI_BAR0_REGION_INDEX 为例,在这里只是准备好了struct vfio_region_info info的offset和size,并设置了info.flags |= VFIO_REGION_INFO_FLAG_MMAP;
最终的通过vfio_pci_mmap中的remap_pfn_range来将bar空间映射到user space,这样就可以在user space直接访问pcie的bar空间.

总结一下io空间都是通过ioctl先拿到io的信息后,通过mmap 到user space,让其直接时候io 空间


<think>嗯,用户现在问的是关于Linux内核5.4.233版本中的vfio_group_get_device_fd函数。我需要先回忆一下VFIO的相关知识。VFIO是Virtual Function I/O的缩写,主要用于虚拟化环境中设备的直通,也就是让虚拟机直接访问物理设备,提高性能。 首先,用户可能想知道这个函数的具体作用,以及它是如何在内核中工作的。vfio_group_get_device_fd这个函数名看起来像是获取设备文件描述符的,可能与设备组的操作有关。VFIO中的Group概念是关键,设备被分配到不同的IOMMU组,每个组内的设备必须一起分配给虚拟机,因为IOMMU的安全隔离是以组为单位的。 接下来,我需要确认这个函数在5.4.233内核中的具体实现。可能需要查一下源码,或者相关的内核文档。例如,vfio_group_get_device_fd可能负责在用户空间打开设备时,获取对应的文件描述符,进而进行后续的映射和操作。 然后,用户可能在使用VFIO时遇到了问题,或者在进行设备直通配置时遇到错误,需要了解这个函数的工作原理来调试。他们可能是开发者,或者是系统管理员,在进行虚拟化环境配置时遇到了困难。 另外,需要注意内核版本是5.4.233,可能某些函数在不同版本中有变化。比如,某些函数可能在更高版本中被重构或替换,但在这个特定版本中仍然存在。需要确保提供的分析是基于正确的版本。 可能还需要解释一下VFIO的基本架构,比如VFIO容器、组、设备的关系,以及这个函数在整个流程中的位置。例如,当用户通过VFIO绑定设备时,会先打开组,然后获取设备fd,之后进行DMA映射或中断设置等操作。 同时,应该提到使用这个函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权限问题,需要保证用户有访问/dev/vfio/设备的权限,或者IOMMU是否启用,以及设备是否支持ACS等特性以确保隔离安全。 用户可能还想知道相关的函数调用流程,比如vfio_group_get_device_fd如何被调用,参数是什么,返回什么样的文件描述符,以及这个fd后续如何被使用。可能还需要涉及内核模块之间的交互,比如VFIOIOMMU子系统,或者PCI驱动的相关部分。 最后,需要确保解释清晰,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无论是刚接触VFIO的新手,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内核开发者,都能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如果有相关的代码片段或调用示例,可能会更有帮助,但需要注意用户可能没有直接查看内核代码的环境,所以需要用文字描述清楚。</think>`vfio_group_get_device_fd` 是 Linux 内核 VFIO(Virtual Function I/O)子系统中的一个关键函数,主要用于管理设备直通(PCI Passthrough)场景下的设备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以下是对该函数在 **Linux 5.4.233** 内核版本中的分析: --- ### **1. 背景与作用** - **VFIO 简介** VFIO 是一种用户态设备驱动框架,允许虚拟机(VM)直接访问物理设备(如 GPU、网卡),绕过内核驱动,提升性能。 核心组件包括: - **VFIO Container**:管理设备 DMA 内存映射。 - **VFIO Group**:对应 IOMMU 隔离组,同一 Group 的设备需同时直通给虚拟机。 - **VFIO Device**:具体设备的抽象。 - **函数作用** `vfio_group_get_device_fd` 用于从 VFIO Group 中获取指定设备的文件描述符(fd),该 fd 用于后续用户态操作(如配置设备、映射内存)。 --- ### **2. 代码逻辑分析** 在 **5.4.233** 内核源码中,相关代码位于 `drivers/vfio/vfio.c`。以下是核心逻辑: #### **(1) 函数定义** ```c struct file *vfio_group_get_device_fd(struct vfio_group *group, struct device *dev) { struct vfio_device *device; int ret; // 1. 检查 Group 和设备是否有效 if (!group || !dev || !group->container) return ERR_PTR(-EINVAL); // 2. 遍历 Group 中的设备,匹配目标设备 device = vfio_group_get_device(group, dev); if (!device) return ERR_PTR(-ENODEV); // 3. 尝试获取设备文件描述符 ret = vfio_device_open(device); if (ret) return ERR_PTR(ret); // 4. 返回设备对应的文件结构体 return device->device_data->cdev.device.fops->open(&device->device_data->cdev, 0); } ``` #### **(2) 关键步骤** 1. **参数校验** 检查传入的 `vfio_group` 和 `device` 是否有效,确保 Group 已绑定到某个 Container。 2. **设备匹配** 调用 `vfio_group_get_device()`,根据设备物理地址(如 PCI BDF)在 Group 中查找对应的 `vfio_device`。 3. **打开设备** 通过 `vfio_device_open()` 初始化设备,关联 IOMMU 映射和中断处理。 4. **返回文件描述符** 最终调用字符设备(`cdev`)的 `open()` 方法,生成用户态可操作的 fd。 --- ### **3. 关联机制** #### **(1) 与 IOMMU 的关系** - VFIO Group 对应一个 IOMMU 隔离组,同一 Group 的设备共享相同的 DMA 地址空间。 - 设备直通前需确保其所在 Group 的 IOMMU 隔离性(如通过 ACS 检查)。 #### **(2) 用户态交互** 用户态通过以下步骤使用该函数: 1. 打开 `/dev/vfio/vfio` 控制设备。 2. 绑定 Group(`ioctl(VFIO_GROUP_GET_FD)`)。 3. 调用 `vfio_group_get_device_fd` 获取设备 fd。 4. 通过 fd 配置设备 DMA 和中断(如 `mmap`, `ioctl`)。 --- ### **4. 常见问题与调试** #### **(1) 错误码** - `-EINVAL`:参数无效(如未绑定 Container)。 - `-ENODEV`:设备不在 Group 中。 - `-EBUSY`:设备已被其他进程占用。 #### **(2) 调试方法** - **内核日志**:通过 `dmesg` 查看 VFIO 相关的错误(如 IOMMU 映射失败)。 - **Strace 跟踪**:观察用户态对 fd 的系统调用(如 `open`, `ioctl`)。 - **权限检查**:确保 `/dev/vfio/*` 设备文件权限正确(通常需 `vfio` 用户组)。 --- ### **5. 代码演进** - 在较新内核版本(如 5.15+),VFIO 设备管理逻辑被重构,部分函数(如 `vfio_device_open`)被替换为更细粒度的接口。 - 5.4 版本的实现更直接,适合理解基础原理。 --- ### **总结** `vfio_group_get_device_fd` 是 VFIO 设备直通流程中的关键一环,负责打通用户态与内核态的设备操作通道。理解其实现需要结合: 1. VFIO 架构(Group/Container/Device 模型)。 2. IOMMU 隔离机制。 3. 用户态驱动开发(如 QEMU/KVM 的 VFIO 集成)。 实际使用中需注意权限、IOMMU 配置及内核版本差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