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问题思考

1、当类添加一个需求,需要提供一系列概要信息,例如A类需要提供:名称、存放数据的容器大小、数据存放路径等等,而A类原本只是分开储存这些信息,并没有归类到一个结构体或者一个类当中,当需要这些信息中的某一个的时候则以std::string的形式传递出去,那么当这个需求出现的时候,是否需要添加这么一个结构体或者类呢?
e.g:

class  A{
public:
	A(){}
private:
	std::string   		name;
	std::vector<int >	data_vector;
	std::string 		file;
	...
};

是否需要添加一个B类去取代A中除却data_vector以外的成员:

class B{
public:
	B(){}
private:
	std::string 	  name;
	int   		      size;
	std::string 	  file;
	...
};

2、假设有一个数据层不停的从网络或者串口或者总线上获取数据,有一个显示层显示这些数据,那么
显示层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数据层获取数据好(显示层主动)
还是数据层获取到数据后传输给显示层好(显示层被动)?

3、思考:枚举体是否应该写明各成员值是等于多少?
正方:写明的话有利于阅读,一目了然,尤其是词条量很多的情况。
反方:写枚举体就是为了方便添加、删除词条,不用重复修改值。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