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bootloader的实现与分析

本文详细介绍了作者如何从Bootloader入手学习嵌入式技术,分享了实现过程和学习心得,包括操作系统的配置、Bootloader的链接脚本、硬件初始化、代码复制和执行流程,以及对GPIO的注意事项。通过分析Bootloader执行过程,强调了初始化硬件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代码组织结构和部分关键代码解析。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学习嵌入式,我是从bootloader入手的。前些日子写了一个bootloader,趁今天有时间发出来,以记录自己实现的过程,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并且希望给需要帮助的人带来一些灵感,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望大家能给予指正。

       操作系统:Ubuntu 11.04    开发板:友善之臂mini2440 (如果用其它s3c2440或s3c2410 cpu的也差不多,大同小异)   串口调试终端:minicom     编译器:GNU工具链

       先修知识:arm汇编,c语言,GNU汇编的一些特殊伪指令,makefile,链接脚本等知识。对于我的这个bootloader,这些知识除C语言外,其它的能看得懂,会一些基本的东西就足够了。

      

      学习一门知识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实践,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才能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的运用。现在的bootloader已经很强大了,比如最出名的u-boot,支持多种cpu架构和不同的开发板。我们听到最多,学得最多的也是bootloader的移植,但是为什么要这样移植,就不见得所有人都知道了。我之所以要亲手实现这样的一个很简单的bootloader也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bootloader的原理。先说下我的bootloader所实现的功能:目前只是最基本的功能,支持串口调试、支持命令的交互,但是具体的命令由于对掌握bootloader原理没太大帮助就没有实现,对于linux内核的引导过程相对复杂许多,在这个bootloader中也不作实现。我的想法是越简单越好,不想做得太复杂。

       代码组织结构模仿了u-boot,如下:

              - bootloader \

                      - board \             存放与开发板相关的目录

                              - s3c2440 \               存放s3c2440 cpu 的一些与寄存器相关的定义文件

                      - cpu \                存放不同cpu架构的目录

                             - arm920t \               存放依赖于arm920t的相关文件

                      - drivers \                 存放一些驱动文件

                      - include \                存放一些用到的头文件

程序源代码:http://download.youkuaiyun.com/detail/tianfangk/3621598

       有关开发环境的配置等一些知识网上一大堆,这里就不再赘述,直接从bootloader执行过程的角度开始分析。首先,要对一个程序进行分析,必然要先看它的入口函数。对于如何找到入口函数,就要看程序的链接脚本了。每一个链接过程都由链接脚本(linker script, 一般以lds作为文件的后缀名)控制。 链接脚本主要用于规定如何把输入文件内的section放入输出文件内,并控制输出文件内各部分在程序地址空间内的布局。如果在程序的链接过程中没有指定链接脚本,则会使用连接器的默认内置连接脚本。我用得是自己的链接脚本link.lds文件,从中可以看出程序的入口函数在cpu/arm920t/init.S文件中,所以先从这个文件开始分析。

  _start:
/* Interrupt Vector Table */
b  start     @ 0x00
ldr pc, undefined    @ 0x04
ldr pc, software_interrupt  @ 0x08
ldr pc, prefetch_abort   @ 0x0C
ldr pc, data_abort    @ 0x10
ldr pc, not_used    @ 0x14
ldr pc, irq      @ 0x18
ldr pc, fiq      @ 0x1C

        这一段是中断向量表,arm规定从0x00地址开始到0x1C为中断向量表,当程序被中断后,就会自动跳到这个地方,执行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s3c2440 cpu上电后要执行的第一条指令在0x00000000处,所以将执行第一条指令:b start

        接着pc就跳到start处:

start:
bl svc32_mod
bl off_wtdog
bl off_int
bl  init_clk
bl init_cpu
bl  init_sdram
bl  init_gpb
#ifdef CONFIG_DEBUG
bl  set_uart
#endif
bl  copy_code
bl jmp_ram

这里作一些硬件的初始化工作,设置cpu的工作模式为svc32、关闭看门狗、屏蔽所有中断、初始化时钟、关闭mmu、初始化内存控制寄存器、初始化与led灯相关的gpio、如果要用到打印调试的话,还要初始化串口。说了这么多感觉好像有点让人眼花缭乱,其实原则只有一点,那就是你要用到什么硬件,就把它初始化到你想要的状态。只要把握住这一点就会觉得做这一切都十分合理,十分清晰。具体怎么初始化,就要参看cpu的芯片手册了,上面说得很详细。下面对部分需要说明的地方进行说明: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将flash上的代码拷贝到内存中运行了。关于这一部分,有必要说明一点,这也是s3c2440这块芯片的特别之处。通常我们是将程序烧写在nor flash 上,因为nor flash有独立的地址线和数据线,可以直接寻址,所以程序可以直接在nor flash上运行。但是nand flash 不同, 它没有独立的地址线,因此不能直接寻址。所以s3c2440为了支持nand flash启动,在内部设有一块4K大小的SRAM,在S3C2440上电后,Nand Flash控制器会自动的把Nand Flash上的前4K数据搬移到内部SRAM中,并把这块SRAM映射到0x0地址处。由于我的这个bootloader总大小在4K之内,所以全部代码都可以直接被加载到内部SRAM中,为了简化过程,在copy_code过程中,我没有再进行对nand flash的操作,直接从SRAM也就是0x0地址处将代码copy到内存中,之后就执行jmp_ram这一过程,跳转到内存中运行。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也是我至今仍在困惑的问题,希望明白的朋友给解释一下。当代码从SRAM拷贝到内存完成的那一刻,存在了两处完全一样的代码,一处在SRAM中,一处在内存中。当cpu继续执行的时候,它是如何知道自己要从内存中去取那一条指令而不是SRAM?另外,代码复制到内存中,必然经过了一个重定向的工作,那么这一工作又是在何时完成的呢?

       这一问题,先不管,接下来就要跳转到main函数中去了,这是一个C语言函数,必然会用到堆栈,所以在这之前要将堆栈指针设置好。C语言函数的可读性要强很多,就不用多说了。在main函数中,主要进行了对串口的初始化工作,最终程序将跳入到一个死循环wait_command中,反复重复一个动作:等待用户输入命令,然后执行命令。

       这里还要说一下GPIO的问题,最初我在对串口进行初始化的时候,没有对相应的GPIO进行初始化(对于s3c2440,连接物理串口0的是GPH0~GPH7),导致无法将信息送到物理串口上,纠结了很长时间才查出错误。

       总结一下:

              1. 用到什么,就初始化什么;

              2. 每写一行代码,都要保证其运行情况在你的掌控之下,千万不要写模棱两可的代码。

              3. cpu的工作方式很简单:取指令,执行指令。不要让它猜你的意图。

      做到这些,基本上可以保证程序不会出现大的错误。

      到这里,对于这个bootloader的分析就完了,至于如何加载并启动内核,待以后有时间再续……

      

 

我们整个ARM课程就分为三部分,这是第一部分,实现一个自己的最小bootloader 1.Read Me 一、实现功能 1.硬件初始化 2.延时判断加载操作系统还是进入Bootloader Shell 3.加载操作系统 4.Bootloadershell 二、Bootloader Shell 支持的命令 1.help 帮助,显示所有支持的命令,及命令格式 2.loadx 下载文件到开发板的内存,默认到0x32000000 3.led_on 点亮一个led灯 4.led_off 关闭一个led灯 5.led_test 测试所有led灯,全亮全灭循环3次 6.beep_test 测试蜂鸣器,响3声 7.seg7_test 测试7段数码管 8.dip4_test 测试4位拨码开关 9.flash_load 将NandFlash中的文件搬移到SDARAM中 10.flash_write 将SDRAM中的内容下载到NandFlash中 11.GO 跳到某地址执行,默认到0x32000000 三、文件结构 1.start.s 程序入口,负责硬件初始化,Bootloader自搬移 2.uart.c uart.h 串口驱动的实现 3.load.c 选择加载操作系统还是进入Shell 4.stdlib.h stdlib.c 标准库函数的实现 5.stdio.h stdio.c 标准输入输出函数的实现 6.shell.c shell.h shell命令的实现 7.dip4.h dip4.c 拨码开关相关底层函数 8.seg7.h seg7.c 7段数码管相关底层函数 9.copy_myself.c nan.h NandFlash底层函数 10.xmodem.h xmodem.c xmodem协议实现 11.Datatype.h 数据定义 12.os/os.c 模拟操作系统 13.Makefile 四、流程及设计思想 1.硬件初始化 2.Bootloader自搬移 3.延时,判断是否有输入 4.(1)无输入则加载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烧写于Nand Flash的第100块,即位于100*32*512 = 0x190000 操作系统加载到内存的Sdram中 (2)有输入则进入shell命令模式 5.解释命令,使用自己实现的标准库函数来匹配输入的命令 6.匹配函数,定义了一个包含字符指针以及函数指针的结构体,可以通过对应关系迅速调用命令对应的函数 所有函数为void fun(void *)形式。 五、测试条件及结果 1. 打开超级终端,给开发板上电,超级终端上打印提示信息 2. 超级终端上开始3秒倒计时,3秒内不动键盘,提示加载操作系统,模拟操作系统的闪灯程序运行,可观察到LED等一闪一灭 3. 重启开发板,3秒内按下任意键,可看到有T-Boot#提示符,程序进入Shell模式 4. 输入help,可看到10条命令的使用方法 5. 输入led_on 1可看到第一个led灯亮 6. 输入led_off 1可看到第一个led灯灭 7. 输入led_test 可看到所有led一闪一灭3次 8. 输入beep_test 可听到蜂鸣器响3声 9. 输入seg7_test 可看到7段数码管每个led循环点亮 10.输入dip4_test 拨动拨码开关可观察到7段数码管对应的LED亮 11.输入loadx,发送文件0x/0s.bin 12.输入go 0x32000000 可观察到led灯一亮一灭 13.输入flash_load 0x190000 0x32000000 0x1000 (0x190000模拟操作系统烧写位置) 14.go 0x32000000 可观察到led一亮一灭 16.输入flash_write 0x32000000 0x200000 0x1000 17.输入flash_load 0x200000 0x31500000 0x1000 18.输入go 0x31500000 可观察到led灯一亮一灭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