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媒体基本知识
文章平均质量分 66
tgww88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使用InetAddress类的getHostName方法获得域名
该方法可以得到远程主机的域名,也可以得到本机名。getHostName方法的定义如下:public String getHostName() 下面是三种创建InetAddress对象的方式,在这三种方式中,getHostName返回的值是不同的。1.使用getLocalHost方法创建InetAddress对象 如果InetAddress对象是用g原创 2012-09-27 10:25:47 · 6752 阅读 · 0 评论 -
linux下x264库ARM交叉编译
x264库编译过程原创 2016-05-13 10:49:29 · 8640 阅读 · 0 评论 -
linux下ffmpeg库 ARM交叉编译
一、前言: 因为想用ffmpeg实现录像网络视频流功能,所以需要编译ffmpeg相关库,不过目前对视频方面很多知识还是小白,后续会写一些关于视频方面知识的文章 二、准备工作 1、ffmpeg源码地址:http://ffmpeg.org 作者目前版本是ffmpeg-3.0.2 2、编译器:arm-none-lin原创 2016-05-13 11:42:19 · 25193 阅读 · 3 评论 -
场与帧
“先有场后有帧”。 首先看一下什么是“逐行扫描”。为了获得活动的图像,电影和电视是把若干幅静止的画面快速地连续播放,我们就会觉得这些画面上的物体是在连续地运动着。每一幅“静止”的画面称为一“帧”(Frame),电影的播放速度是24帧/秒,PAL制电视是25帧/秒,NTSC制电视是30帧/秒。电视的每帧画面又是由若干条水平方向的扫描线组成的、PAL制为625行/帧,NTSC制为52原创 2016-05-31 13:56:14 · 2197 阅读 · 0 评论 -
H264基本概念之宏块、片和片组
一、宏块(Macro Block):一个编码图像首先要划分成多个块(4 X 4像素)才能进行处理,显然宏块应该是整数个块组成,通常宏块大小为16 X 16个像素。宏块分为I、P、B宏块,I宏块只能利用当前片中已解码的像素作为参考进行帧内预测;P宏块可以利用前面已解码的图像作为参考图像进行帧内预测;B宏块则是利用前后向的参考图形进行帧内预测。 二、片(Slice):一帧视频图像可编码成一个或原创 2016-05-31 14:37:20 · 1876 阅读 · 0 评论 -
H264 编码原理及I帧B帧P帧
前言 H264是新一代的编码标准,以高压缩高质量和支持多种网络的流媒体传输著称,在编码方面,我理解他的理论依据是:参照一段时间内图像的统计结果表明,在相邻几幅图像画面中,一般有差别的像素只有10%以内的点,亮度差值变化不超过2%,而色度差值的变化只有1%以内。所以对于一段变化不大的图像画面,我们可以先编码出一个完整的图像帧A,随后的B帧就不用编码全部图像,只写入与A帧的差别转载 2016-05-31 12:02:50 · 1836 阅读 · 0 评论 -
RTSP协议详解
1、概述1.1 RTSP简介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传输协议,是TCP/IP协议体系中的一个应用层协议,由哥伦比亚大学、网景和RealNetworks公司提交的IETF RFC标准,该协议定义了一对多应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过IP网络传输多媒体数据。RTSP在体系结构上位于RTP和RTCP之上,它使用TCP或RTP完成数据传原创 2016-06-13 19:49:44 · 394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