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端

本文探讨了大端和小端处理器在外设交互时的数据处理差异,特别是针对寄存器的不同类型,如何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对于位意义的寄存器,可以通过修改软件上的位宏定义来调整;而对于数据意义的寄存器,则需要在读取后进行字节序转换。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大端机器上面:

立即数会被当作小端对待,而外设数据只有小端模式,所以 往外设上写数据时,要将小端立即数转换成大端数据。 变量数据也要进行大小端转换。 



一个采用大端模式的32位处理器,如基于E500内核的MPC8541,将其寄存器的最高位msb(most significant bit)定义为0,最低位lsb(lease significant bit)定义为31;而小端模式的32位处理器,将其寄存器的最高位定义为31,低位地址定义为0。与此向对应,采用大端模式的32位处理器数据总线的最高位为0,最高位为31;采用小端模式的32位处理器的数据总线的最高位为31,最低位为0。  



现在大部分外设控制器寄存器都是小端设计(这里的设计是指寄存器描述是小端的,数据排布也是小端的),寄存器也可以分为2种。

一种是位意义的寄存器,这种寄存器的每一位都有意义,可能是某种功能的开关,这种寄存器在外设中非常常见。对于这类寄存器,小端处理器操作没有差别,因为字节序一致,但是对于大端处理器,其获得寄存器数据是翻转的,所以对于每一位的定义也是翻转的,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修改软件上(如kernel)对寄存器的位宏定义来获取其正确的位意义,这一点在做大小端移植时需要注意。

另一种是数据意义的寄存器,这种寄存器上存储的是有意义的数据,如串口收发数据寄存器,网卡DMA描述符首地址寄存器等,

对于大端处理器,该类寄存器是无法通过修改位宏定义来保证正确,因为其是一个整体数据,这种寄存器只能是在获取其值后将数据再翻转(大端转小端),来获取寄存器中原有意义的数据,在进行操作。


参考资料:

http://blog.chinaunix.net/uid-20620288-id-3522053.html 

http://blog.youkuaiyun.com/skyflying2012/article/details/42065427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