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edis做缓存的mysql的访问压力测试

本文通过使用Redis作为缓存层来减轻高并发下MySQL的压力,并进行2分钟的压力测试对比。结果显示,采用Redis缓存可以有效减少MySQL的直接访问,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如果外部直接访问mysql数据库,当并发量很大的时候就会造成行的锁,所以,我利用redis做为缓存,模拟类似消息队列的异步操作。操作执行时间是2分钟,2分钟后redis里的数据同步到mysql中。

先看测试环境:

我的电脑是win7

压力测试工具是WebServer stress tool7,测试时间2分钟。

看厕测试图表,上边的是直接往mysql里插入,下边为先redis后mysql

 

 

-----------------------------------------------------------------------------

-----------------------------------------------------------------------------

 

-----------------------------------------------------------------------------

 

可以看出redis比较的吃内存的,从第一对比较图中可以看出,每秒的命中率和频率还是比较的平均的。最后一个图,对服务器和用户的带宽(bandwidth)的使用都比较的高,可能我是客户端和服务器都是一台机子的缘故吧。但是,利用redis做缓冲,带宽的使用还是比较的平均的。波动不是非常的巨大。

其他的大家自己看吧 欢迎拍砖。

天太冷了,夜太深了,赶紧睡觉了。

在现代应用程序中,使用Redis作为MySQL缓存是提高性能和减少数据库负载的有效方式。当客户端访问时,可先访问Redis,若Redis里没有相应数据,再从MySQL中读取并存储在Redis中。具体来说,可将表中频繁进行访问但并不修改的SQL记录放入缓存,查询时先查询Redis再查询MySQL,实现读写分离,加速和保护MySQL,因为缓存中的数据访问响应速度很快。在高并发情况下,大量请求访问数据库会造成数据库过载,此时也可先使用Redis缓存操作[^1][2][4]。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Python代码示例,展示如何使用Redis作为MySQL缓存: ```python import redis import mysql.connector # 连接Redis redis_client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 连接MySQL mysql_connection = mysql.connector.connect( host="localhost", user="your_username", password="your_password", database="your_database" ) mysql_cursor = mysql_connection.cursor() def get_data_from_cache_or_db(query): # 先尝试从Redis中获取数据 cached_data = redis_client.get(query) if cached_data: return cached_data.decode('utf-8') # 如果Redis中没有数据,从MySQL中查询 mysql_cursor.execute(query) result = mysql_cursor.fetchall() # 将查询结果存入Redis if result: data_str = str(result) redis_client.set(query, data_str) return data_str return None # 使用示例 query = "SELECT * FROM your_table" data = get_data_from_cache_or_db(query) print(data) # 关闭连接 mysql_cursor.close() mysql_connection.close()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