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背景
质量管理领域权威人物J.M.Juran将质量定义为“决定产品性能”和‘“满意程度’的特征”, 而测试注重于产品的满意度。
测试应针对这样一种情况:
①软件产品在一些特定的范围内不能满足客户的合理要求。
②通过测试过程可以评定质量风险(可能的错误),了解被测试系统中存在的错误模式(观察到的错误症状)。
软件测试目的
基于不同的立场,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测试目的。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普遍希望通过软件测试暴露软件中隐藏的错误和缺陷,以考虑是否可接受该产品。
从软件开发者的角度出发,则希望测试成为表明软件产品中不存在错误的过程,验证该软件已正确地实现了用户的要求,确立人们对软件质量的信心。
G.J.Myers在<软件测试技巧>中认为:测试是为了寻找错误而运行程序的过程,一个好的测试用例是指很可能找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一个成功的测试是揭示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软件测试定义
软件测试是根据软件开发个阶段的规格说明和程序的内部结构而精心设计一批测试用例(即输入数据及其预期的输出结果),并利用这些测试用例去运行程序,以发现程序错误的过程。
软件测试原则
①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应包括合理的输入条件和不合理的输入条件,充分注意测试中的群集现象。
②测试后程序中残存的错误数目与该程序中已发现的错误数目成正比。
③所有的测试都应追溯到用户需求,最严重的错误(从用户角度)是那些导致软件无法满足合理需求的错误。
④程序中的问题根源可能在开发前期的各阶段解决、纠正 错误也必须追溯到前期工作。
⑤应长期保留测试用例,直至系统废弃。
软件测试文档
测试计划 是:“测试内容说明”:测试项目的名称,各项测试的目的、步骤和进度,以及测试用例的设计等。
测试报告 是:“测试结果”:测试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测试用例,预置条件,测试过程,实测结果与期望结果的比较,发现的问题,以及测试达到的效果等。
测试用例={测试数据+期望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