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反射嘛,估计各位不陌生,尽管很多人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当然也有人将其看作是“反编译”,有点像吧,但不能说是反编译,虽然有个“反”字,但没有“编译”。
所以,我给反射下了这样一个概述,准确与否,也不清楚:
反射可以动态获取程序集信息,或程序集中的类型信息,以方便动态调用。
动态调用的好处是节约资源,通常情况下,我们添加程序集引用会在项目的引用中加入,这意味着只要应用程序运行了,这些程序集就会被加载,不管你是否需要调用。对于调用较少的程序集,如果考虑在调用时才加载,调用完了就释放,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内存占用,当然这不是优化代码的唯一方法,其实代码优化是没有固定规则的,综合而灵活去运用各种技巧都可以优化代码和提高性能。
反射重点在于“动态”二字上,我忽然想到了数据绑定,于是我想到一些东西,平时我们做UI与数据的绑定时,多数情况下是已知数据项目类型有哪些公共属性,进而绑定到对象的某个公共属性上。那么试想一下,假如我们事先不知道来自数据源的对象是什么结构,也不清楚它有哪些公共属性,这样数据绑定起来是不是会有麻烦呢?
这显然是有麻烦的,而且,常规的思路是很难解决的,那么这时候我们是不是想到了反射呢?不管来自数据源的是什么样的对象类型,我只要通过反射将它的所有公共属性都找出来,然后再取出对应属性的值,再动态生成UI界面。若能如此,是不是很爽呢?
我这个人有个缺点,就是一旦想到什么鬼点子,就会迫不及待地试试,故二话不说,马上扔掉手头上的东西,打开电脑,启动VS,就试着Coding起来了,这一Code还真没白费力气,总算Code出我的预期效果。
以下是我的大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