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企业的网络资产,做好防护工作,这日益成为了企业管理层重要的任务。企业和机构在这个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部署了充分的软硬件措施。但由于缺乏黑样本数据、不同业务场景用同一套防护手段等原因,导致企业的安全防护体系的效果并不理想。
- 万豪国际集团公布其酒店数据泄露事件,涉及约5亿客人的个人信息和开房记录。
- 一款名为VPNFilter的恶意软件感染了Linksys,MikroTik,Netgear和TP-Link等厂商的路由器,影响范围覆盖全球54个国家,超过50万台路由器和网络设备。
- 安全人员发现开源搜索引擎Elasticsearch,至少有3个IP由于配置错误,可未授权访问,约8200万美国公民的个人信息被暴露。
- ...
2018年CNNVD公布的漏洞数量为14,866个,年增长率约为19.6%。在面对复杂的网络状况中,企业如何比黑客更先一步发现自身最脆弱环节呢?如何知己知彼看清资产的风险点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下两种防护手段。
1、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是通过模拟黑客攻击行为,评估企业网络资产的状况。通过渗透测试,企业及机构可以了解自身全部的网络资产状态,可以从攻击角度发现系统存在的隐性安全漏洞和网络风险,有助于进一步企业构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渗透测试结束后,企业还可以了解自身网络系统有无合法合规、遵从相关安全条例。渗透测试作为一种全新的安全防护手段,让安全防护从被动转换成主动,正被越来越多企业及机构认可。
在渗透测试前,安全团队需得到企业及机构的授权,才可以开始。同时,需要与企业沟通及确定攻击目标、范围(内网or外网)、规则(时长、能深入到哪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