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ible中清单的用法、配置文件的配置、临时命令的用法
文章目录
清单的用法
Inventory文件
Ansible可同时操作属于一个组的多台主机,组和主机之间的关系通过inventory文件配置,默认的文件路径为/etc/ansible/hosts
除默认文件外,还可以有多个inventory文件,也可以从动态源,或云上拉取inventory配置信息。
主机与组
/etc/ansible/hosts文件的格式与windows的ini配置文件类似:
w.example.com
[webservers]
a.example.com
b.example.com
[dbservers]
one.example.com
two.example.com
方括号[]中是组名,用于对系统进行分组,便于对不同系统进行个别管理
一个系统可以属于不同的组,例如:一台服务器可以同时属于webservers和dbservers组,对这两个组操作的时候都会对这台服务器操作。
如果有主机的ssh端口不是标准的22端口,可在主机名之后加上端口号,用冒号分隔,ssh配置文件中列出的端口号不会在paramiko连接中使用,会在openssh连接中使用。
端口号不是默认设置时,可明确的表示为:
192.168.245.1:2222
一组相似的 hostname , 可简写如下:
[webservers]www[01:50].example.com
数字的简写模式中,01:50 也可写为 1:50,意义相同.你还可以定义字母范围的简写模式:
[databases]db-[a:f].example.com
对于每一个 host,你还可以选择连接类型和连接用户名:
[targets]
localhost ansible_connection=local
other1.example.com ansible_connection=ssh ansible_ssh_user=mpdehaan
other2.example.com ansible_connection=ssh ansible_ssh_user=mdehaan
配置文件
Ansible的一些的设置通过配置文件完成,在大多数场景下默认的配置就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在一些特殊场景下,用户还是需要自行修改这些配置文件
配置Ansible
可以通过修改 Ansible 配置文件中的设置来自定义 Ansible安装的行为。Ansible从控制节点上多个可能的位置之一选择其配置文件。
使用/etc/ansible/ansible.cfg
ansible软件包提供一个基本的配置文件,它位于**/etc/ansible/ansible.cfg**。如果找不到其他配置文件,则使用此文件。
使用~/.ansible.cfg
Ansible在用户的家目录中查找**.ansible.cfg文件。如果存在此配置文件并且当前工作目录中也没有ansible.cfg文件,则使用此配置取代/etc/ansible/ansible.cfg**。
使用./ansible.cfg
如果执行ansible命令的目录中存在ansible.cfg文件,则使用它,而不使用全局文件或用户的个人文件。这样,管理员可以创建一种目录结构,将不同的环境或项目存储在单独的目录中,并且每个目录包含为独特的一组设置而定制的配置文件。
推荐的做法是在需要运行Ansible命令的目录中创建ansible.cfg文件。此目录中也将包含任何供Ansible项目使用的文件,如清单和playbook。这是用于Ansible配置文件的最常用位置。实践中不常使用**~/.ansible.cfg或/etc/ansible/ansible.cfg**文件
使用ANSIBLE_CONFIG环境变量
我们可以通过将不同的配置文件放在不同的目录中,然后从适当的目录执行Ansible命令,以此利用配置文件。但是,随着配置文件数量的增加,这种方法存在局限性并且难以管理。有一个更加灵活的选项,即通过ANSIBLE_CONFIG环境变量定义配置文件的位置。定义了此变量时,Ansible将使用变量所指定的配置文件,而不用上面提到的任何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优先级
ANSIBLE_CONFIG环境变量指定的任何文件将覆盖所有其他配置文件。如果没有设置该变量,则接下来检查运行ansible命令的目录中是否有ansible.cfg文件。如果不存在该文件,则检查用户的家目录是否有**.ansible.cfg文件。只有在找不到其他配置文件时,才使用全局/etc/ansible/ansible.cfg文件。如果/etc/ansible/ansible.cfg**配置文件不存在,Ansible包含它使用的默认值。
由于Ansible配置文件可以放入的位置有多种,因此Ansible当前使用哪一个配置文件可能会令人困惑。我们可以运行以下命令来清楚地确认所安装的Ansible版本以及正在使用的配置文件。
ansible --version
Ansible仅使用具有最高优先级的配置文件中的设置。即使存在优先级较低的其他配置文件,其设置也会被忽略,不会与选定配置文件中的设置结合。因此,如果你选择自行创建配置文件来取代全局**/etc/ansible/ansible.cfg**配置文件,就需要将该文件中所有需要的设置复制到自己的用户级配置文件中。用户组配置文件中未定义的设置将保持设为内置默认值,即使已在全局配置文件中设为某个其他值也是如此。
通用默认段
在 [defaults] 段中
ask_pass
- 这个可以控制,Ansible 剧本playbook 是否会自动默认弹出弹出密码.默认为no::
- ask_pass=True
如果使用SSH 密钥匙做身份认证.可能需要修改这一参数
ask_sudo_pass
类似 ask_pass,用来控制Ansible playbook 在执行sudo之前是否询问sudo密码.默认为no:
ask_sudo_pass=True
如果用户使用的系统平台开启了sudo 密码的话,应该开绿这一参数下选项是可以调节的:
inventory
这个事默认库文件位置,脚本,或者存放可通信主机的目录:
inventory = /etc/ansible/hosts
library
这个事Ansible默认搜寻模块的位置:
library = /usr/share/ansible
private_key_file
如果你是用pem密钥文件而不是SSH 客户端或秘密啊认证的话,你可以设置这里的默认值,来避免每一次提醒设置密钥文件位置–ansible-private-keyfile
:
private_key_file=/path/to/file.pem
remote_port
这个设置是你系统默认的远程SSH端口,如果不指定,默认为22号端口:
remote_port = 22
sudo_exe
如果在其他远程主机上使用另一种方式执行sudo草做, sudo程序的路径可以用这个参数更换,使用命令行标签来拟合标准sudo:
sudo_exe=sudo
sudo_user
这个是sudo使用的默认用户,如果–sudo-user
没有特指或者’sudo_user’ 在Ansible playbooks中没有特指,在大多数的逻辑中默认为: ‘root’
sudo_user=root
下面是典型的ansible.cfg文件:
[defaults]
inventory = ./inventory
remote_user = user
ask_pass = false
[privilege_escalation]
become = true
become_method = sudo
become_user = root
become_ask_pass = false
下表说明了此文件中的指令:
Ansible配置
指令 | 描述 |
---|---|
inventory | 指定清单文件的路径。 |
remote_user | 要在受管主机上登录的用户名。如果未指定则使用当前用户名 |
ask_pass | 是否提示输入SSH密码。如果使用SSH公钥身份验证则可以是false |
become | 连接后是否自动在受管主机上切换用户(通常切换为root) 这也可以通过play来指定。 |
become_method | 如何切换用户(通常为sudo,这也是默认设置,但可选择su) |
become_user | 要在受管主机上切换到的用户(通常是root,这也是默认值) |
become_ask_pass | 是否需要为become_method提示输入密码。默认为false。 |
运行临时命令
使用临时命令可以快速执行单个Ansible任务,不需要将它保存下来供以后再次运行。它们是简单的在线操作,无需编写playbook即可运行。
临时命令对快速测试和更改很有用。例如,可以使用临时命令确保一组服务器上的**/etc/hosts**文件中存在某一特定的行。可以使用另一个临时命令在许多不同的计算机上高效的重启服务,或者确保特定的软件包为最新版本。
临时命令对于通过Ansible快速执行简单的任务非常有用。它们确实也存在局限,而且总体而言,要使用Ansible Playbook来充分发挥Ansible的作用。但在许多情形中,临时命令正是快速执行简单任务所需要的工具。
Ansible常用模块
模块类别 | 模块 |
---|---|
文件模块 | copy:将本地文件复制到受管主机 file:设置文件的权限和其他属性 lineinfile:确保特定行是否在文件中 synchronize:使用rsync同步内容 |
软件包模块 | package:使用操作系统本机的自动检测软件包管理器管理软件包 yum:使用yum管理软件包 apt:使用APT管理软件包 dnf:使用dnf管理软件包 gem:管理Ruby gem pip:从PyPI管理Python软件包 |
系统模块 | firewalld:使用firewalld管理防火墙 reboot:重启计算机 service:管理服务 user:添加、删除和管理用户帐户 |
Net Tools模块 | get_url:通过HTTP、HTTPS或FTP下载文 |
[root@stream1 ansible]# ansible server -m ping
192.168.245.131 | SUCCESS => {
"ansible_facts": {
"discovered_interpreter_python": "/usr/libexec/platform-python"
},
"changed": false,
"ping": "pong"
}
[root@stream1 ansible]# ansible server -m user -a "name=tang uid=520"
192.168.245.131 | CHANGED => {
"ansible_facts": {
"discovered_interpreter_python": "/usr/libexec/platform-python"
},
"changed": true,
"comment": "",
"create_home": true,
"group": 1000,
"home": "/home/tang",
"name": "tang",
"shell": "/bin/bash",
"state": "present",
"system": false,
"uid": 520
}
[root@stream1 ansible]# ansible server -m shell -a "ip a |grep ens33"
192.168.245.131 | CHANGED | rc=0 >>
2: ens33: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fq_codel state UP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inet 192.168.245.131/24 brd 192.168.245.255 scope global dynamic noprefixroute ens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