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背后,虽然有急于改变自己的心气,但浮的时间长了,就变成了矫情,变成了虚张声势。
春秋时期,晋国一个叫赵襄子的大夫向名驭手王子期学驾车,掌握了一些技术后便迫不及待地与王子期比赛,结果是“三易马而三后”。赵襄子埋怨:“你没有把你的技术全部教给我!”,王子期回答:“我的技术确实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您,但驾车最重要的是要用心去指挥调整马的方向和速度,而您却把全部心思都集中在同我比个高低上了,求胜心切、心浮气躁,所以才屡屡落后”。有燃烧的激情而无务实的路径,有华丽的目标而无扎实的过程,即便能图得一时之快、收到一时之效,但却种下了长久之患,衰减了前行的后劲。因而,浮躁是发展的大敌,也是人生出彩的藩篱。
现在很少有人谈理想了,和年轻人在一起工作,有的人一张嘴就是困难,而对待稍有难度的工作,退缩、畏难、躲避、闪人成为常态。这样的人眼高手低、兴趣很多,但专注做一件事很难。他们习惯于浅尝辄止,兴趣转移像流星雨。在变革的时代,许多国家的青年都曾这样浮躁。欧美青年也曾集体迷茫过,探索精神的归宿在哪里,嬉皮士、性解放等运动都曾经是一种解决方案,只不过最后都行不通。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有一句台词令人深思:“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曾有一位学者去英国考察,看到牛津大学的草坪很好,于是向园丁询问经验。园丁说:“没有什么经验,就是要不停地浇水,只不过要浇900年”。
浮躁是盘踞人心中的魔障,使人耐性不足,所以毛泽东教导我们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如果我们能安下心来认真做一件事情,就没有做不好的。所谓“磨刀不误砍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