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计算机先驱与黑客梦想的绽放

计算机先驱与黑客梦想的绽放

李·费尔森斯坦的追求

1974 年 6 月,李·费尔森斯坦搬进了伯克利一个车库楼上的单间公寓。这里设施简陋,连恒温器都没有,但每月只需 185 美元,他还能在角落放个工作台,把这里当成家。他喜欢开销低、便于移动且实用的地方。

费尔森斯坦心中有个明确的设计项目,即基于社区记忆概念打造的计算机终端。他厌恶那些为应对粗心用户而设计得密不透风的终端,认为人们应该了解机器的运行原理,用户应参与到交互过程中。他把计算机视为行动主义的典范,希望计算机的普及能将黑客伦理传播到整个社会,让人们不仅能掌控机器,还能对抗政治压迫者。

他父亲送给他一本伊万·伊利奇的《共融工具》,伊利奇关于硬件设计应兼顾用户长期需求与工具共生的观点与他不谋而合。受此启发,他构思了一款体现伊利奇、巴克敏斯特·富勒、卡尔·马克思和罗伯特·海因莱因思想的终端,他将其命名为“汤姆·斯威夫特终端”,希望借此实现黑客梦想。

在此期间,他靠自由工程合同维持生计。他曾去系统概念公司求职,该公司有麻省理工学院的退伍军人斯图·尼尔森和彼得·桑普森。但费尔森斯坦对麻省理工学院相关的一切都心存疑虑,他觉得那里的黑客过于追求技术纯粹性,对向大众传播技术不够上心。当斯图·尼尔森给他一个硬件产品设计测试时,他不屑参与,直接离开了。

当时,由于经济衰退,工作难找,但伯克利以南 50 英里的硅谷开始活跃起来。20 世纪 70 年代初,英特尔公司的工程师发明了微处理器芯片,但费尔森斯坦不愿冒险使用新技术,他的“废品箱”工程风格让他倾向于使用成熟的产品。他认为终端用户会像黑客对待操作系统一样对终端进行改造和改进,所以需要稳定的零件供应。于是,他一边等待微芯片市场的明朗,一边在伯克利的人民公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