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周,我分别通过两篇文章《测试人员参与需求评审的价值是什么?》和《需求评审之实战演练》对需求评审阶段要做的事情做了大概的说明,今天是第三篇,主要想说说需求评审过程中对隐形需求挖掘的重要性。
一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爸爸,我想吃面条。」
「现在太晚了,饭店已经关门了,明天我带你去吃好不好?」
「不好不好,我就要吃面条。」
「你这孩子,这都 11 点了,哪还有面条?快给我睡觉去。」
「哇……」
脑补下宝宝大哭的画面。
来,我们现在换一个爸爸来对话:
「爸爸,我想吃面条。」
「今天太晚了,饭店已经关门了,明天我带你去吃好不好?」
「不好不好,我就要吃面条。」
「闺女是不是肚子饿了?我给你拿你最爱吃的面包好不好?」
「好呀好呀。」
虽然只是一句话的差别,但是得到的结果却是天壤之别。
上面例子中这句话如果按我们测试的行话说,就是发现了用户的隐性真实需求。
我闺女是想吃面条,但是因为饿才想吃,而不是单纯的想吃,那么只要解决饿的问题就好了,她爱吃意大利面我是知道的,她同样也爱吃吐司,我也是知道的,所以就可以通过吐司来解决她饿的问题了。
道理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想不到这个点,就解决不了问题,还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这里我想说的是,隐性需求,就是真实的原始需求。
二
我们继续拿之前那个简易计算器的需求作为第二个例子,重新描述下需求:
现在有一个 PC 客户端的命令行工具,这个工具可以接收三个命令行参数,其中,前两个是数字,最后一个是运算符,运算符只支持加减乘除四种,工具的功能就是把前两个数字使用运算符做下运算,然后输出运算结果。
看过之前文章的同学都知道,这是我经常用的一道写测试点的面试题。
从我面试的结果看,大部分在写功能测试点的时候都能覆盖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