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需求评审之实战演练

本文通过一个简易计算器需求的实战演练,探讨测试人员在需求评审中的价值。通过需求合理性与全面性的讨论,揭示了早期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的重要性,减少沟通和返工成本。强调测试思维与开发思维的差异,并提出测试参与需求评审的重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我在面试时,经常会出一道简易计算器需求的编程题,完了之后再让写一下这个需求的用例,题目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几乎可以把我想了解到的基础测试理论全部都涵盖了。

今天我还拿这个例子来实操下在《测试人员参与需求评审的价值是什么?》中提到的需求评审关注点。

比如我现在是产品的角色,我给的需求描述是这样的:

现在有一个 PC 客户端的命令行工具,这个工具可以接收三个命令行参数,其中,前两个是数字,最后一个是运算符,运算符只支持加减乘除四种,工具的功能就是把前两个数字使用运算符做下运算,然后输出运算结果。

下面是模拟针对这个需求的需求评审。

先是需求合理性的讨论。

测试:「命令行的计算器,干嘛用的,为啥不用系统自带的计算器?」
产品:「恩,目前是演示环节,先不用考虑使用者,请忽略这个问题。」
测试:「为啥是命令行工具?命令行的可控性太差,建议改成 GUI 实现。」
产品:「本次针对的是特定的 Geek 群体,习惯于命令行操作,而且市面上已经有很多 GUI 的实现工具了。」
测试:「前面两个是数字,最后是运算符,不太符合操作习惯,建议把运算符放中间。」
产品:「恩,这个我们回去考虑下。」
测试:「确定只需要支持加减乘除么?是不是功能太弱了?」
产品:「这是第一版迭代,后面会根据用户需求再酌情扩展,所以这地方开发记得别写死了。」

只是做了下简单的需求合理性讨论,就变更了一次需求—参数位置的问题,同时让开发在功能实现时提前考虑了可扩展性,这些问题如果是在测试阶段提出来,大部分的可能是先不动了,不然又得改代码,如果真的改,开发和测试的工作量都会相应增加,如果不改就会增加下次迭代时候的工作量,总之,早提出需求合理性讨论,有百利而无一害。

接着是需求全面性的讨论。

测试:「最大支持的运算数是多少?」
产品:「浮点型的最大值就行。」(懂技术的产品都是好产品。)
测试:「工具是每次运行后只做一次运算,还是一次运算结束可以继续接收新的参数输入?」
产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