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第m到n记录(用于分页)

本文介绍了在不同数据库系统中实现分页查询的方法,包括SqlServer、Oracle及MySql,并提供了具体的SQL语句示例。

选取第m到n记录(用于分页)
SqlServer
select t2.* from
(select top n-m t1.* from (select top n * from Tablename as t order by t.F1)) as t1 order by t1.F1

desc) as t2 order by t2.F1
Oracle
select * from (select rownum r ,t.* from Tablename t where t.r<n) t1 where t1.r>m and t1.r<n
MySql
select * from Tablename t order by t.F1 limit n,m-n+1

随机数产生指令序列 任务描述 本关任务:通过随机数产生一个指令序列,共320条指令。 相关知识 为了完成本关任务,你需要掌握:1.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知识,2.随机函数。 请求页式存储管理 分区存储管理尽管实现方式简单,但存在着严重的碎片问题使得内存的利用率不高。再者,分区管理时,由于各作业或进程对应不同的分区以及在分区内各作业或进程连续存放,进程的大小仍受分区大小或内存可用空间的限制。为此提出了页式存储管理。 页式存储管理可分为静态页式管理和动态页式管理,而动态页式管理又分为请求页式管理和预调入页式管理。本章介绍动态页式管理的请求页式管理,实现原理如下: 划分实页 将物理内存划分成位置固定、大小相同的“块”(实页面)。其特点是: 分页是为了管理,物理内存没有按用户作业分区的概念,分页仅仅是为了信息管理构造用,为了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用户不可见,物理内存也没有真正隔离,即“虚拟”的隐分页,一页中的地址必须连续;页是一种物理划分而不是逻辑划分单位,因此,页的共享有困难。 划分虚页 将用户逻辑地址空间也分成同样大小的页面,成为虚拟空间的虚 页面,其特点是: 用户可用地址大小受物理地址大小以及地址总线的限制;虚页号可大于实页号;从概率来看有半页浪费,因为可能遇到只有一个字节也要占一 页。 建立页表 建立页表,有时称为页面表或页面映射表(PMT)。每个作业一张,按虚页号进行登记,其基本的内容有特征位(表示该页是否在内存、实页号以及对应外存的地址。 地址变换 将虚页面的逻辑地址转化为实页面的物理地址,在程序执行时改变为物理地址,属于作业的动态重定位,一般由地址转换机构(硬件)完成。 页表的设计 分区存储管理技术提供三种表格进行存储管理,分别为存储分块表、作业表和页表。存储分块表:整个系统一张,记录整个内存的使用情况,如,内存目前空白块总块数以及指向第一空白块的指针。主要有位示图和空白块链两种方法。页表:整个系统一张,每个作业占一个表项。 随机函数 可以使用随机函数srand()和rand()。 srand() 使用 srand() 函数设置随机数种子,通常使用当前时间/当前pid作为种子来确保每次运行程序时都会产生不同的随机序列。 示例如下: #include <time.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 { srand(time(NULL)); // 在这里生成随机指令序列 // ... return 0; } rand() and() 函数生成随机数。rand() 函数将返回一个范围在 0 到 RAND_MAX 之间的伪随机数。您可以通过取模运算符将其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内。 编程要求 通过随机数产生一个指令序列,共320条指令。指令的地址按下述原则生成: ①50%的指令是顺序执行的; ②25%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前地址部分; ③25%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后地址部分。 具体的实施方法是: ①在 [0,319] 的指令之间随即选取一起点m; ②顺序执行一条指令,即执行地址为m+1的指令; ③在前地址[0,m+1]中随机选取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地址为m′; ④顺序执行一条指令,其地址为 m′+ 1; ⑤在后地址[m′+ 2,319]中随机选取一条指令并执行; ⑥重复上述步骤①-⑤,直到执行320次指令。
06-06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