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23)
- 资源 (1)
- 收藏
- 关注
原创 一些关于处理感情生活的心得
1、爱一个人,不是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爱,而是要用对方需要的方式去爱。2、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 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悲伤; 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声叹息; 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无奈。
2006-05-16 11:48:00
1050
原创 一个好男人应该找什么样的老婆才合适?
一个好男人应该找什么样的老婆才合适?1、自制:能够控制自己做该做的事情,不做不该做的事情,这个美德是其他一切美德的前提,否则,再好的想法也只能停留在脑袋里。2、忠贞:这一点毫无疑问,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要想拥有美满的婚姻生活,这个都是必备的美德。3、聪明:这个聪明不仅仅指的是智商,而是指处理事情和问题的能力。和一个聪明的女人交谈、共同做事是一种享受。4、善良:善良的人不会轻易的做出
2006-05-13 17:06:00
4708
1
转载 《苏格拉底回忆录》节选——论友谊的价值
论友谊的价值。许多人想求得财富胜于想结交朋友,第1—4节。但任何一种财富都不能比朋友更有价值、更持久、更有用:列举朋友的品质,第5—7节。有一次我听到他作关于朋友的演讲,在我看来,这篇演讲无论是在关于结交朋友方面或是在关于朋友的用处方面,对人的帮助都很大。他说,他曾听许多人讲,一个真心忠实的朋友比一切财富更宝贵,但他所看到的绝大多数人,都在结交朋友一事上,非常不当心。他说,“我看到他们勤勤恳恳
2006-05-13 16:35:00
4215
转载 《苏格拉底回忆录》节选——劝戒兄弟之间要相亲相爱
苏格拉底听到哈赖丰和哈赖克拉泰斯两兄弟争吵,就用下列论证方式劝说哈赖克拉泰斯要有手足之情。应当把弟兄当作一个朋友来看待,把他看得比财富更宝贵,第1节。因为财富的持有者没有朋友,财富就是靠不住的东西,第2、3节。兄弟友爱是自然所规定的:有兄弟的人比没有兄弟的人更受人的尊敬,第4节。即使弟兄对我们有恶感,我们仍应当努力同他和解,第5—9节。怎样能使这样的和解获得成功,第10—14节。弟弟比哥哥更应
2006-05-13 16:33:00
2253
转载 《苏格拉底回忆录》节选——劝戒人不要对父母忘恩负义
苏格拉底和他的儿子朗普洛克莱之间关于子女对父母的本分的对话,(朗普洛克莱曾表示了对于他母亲的不满)。忘恩负义的人应该认为是不义的人,第1、2节。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好处愈大,如果他忘恩负义,他就是个更加不义的人;人所受到的好处没有比子女从父母所受的好处更大的了,第3—6节。因此,尽管母亲很严厉,做子女的也应尊敬自己的母亲,因为知道她的严厉是出于仁爱的动机,第7—12节。不尽为子之道的罪过是多么大,
2006-05-13 16:31:00
3947
转载 《苏格拉底回忆录》节选——劝戒人要自制
从以下的谈话看来,我以为苏格拉底是劝勉那些和他交游的人在饱食、性欲、睡眠、耐冷、耐热和劳动等方面都要实践自制的。当他看到有一个和他交游的人在这些方面没有节制的时候,他就对他说道:“请告诉我,阿里斯提普斯,如果要求你负责教育我们中间的两个青年人,使一个成为有资格统治人的人,另一个则成为决不愿意统治人的人,你将会怎样教育每一个人呢?就让我们从最基本的食物问题谈起,好不好?” “的确”,阿里斯提普
2006-05-13 16:29:00
3580
1
转载 《苏格拉底回忆录》节选——劝戒人不要夸耀
劝戒人不要夸耀,凡是想要有所表现的人,就应当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他所想要表现的那样的人。一个人自己不是那样的人而冒充为那样的人,一定会给自己引起麻烦和讪笑,而且还可能给国家带来耻等和损害。 让我们再考虑一下,由于苏格拉底劝戒他的门人不要夸耀,是不是会激励他们追求德行。他常说:通向光荣的大道没有比真正成为自己所希望表现的那样好人更好的了。为了证明他所说的话正确,他采取了以下的论证方式: “让我
2006-05-13 16:26:00
1931
转载 【苏格拉底言行录】 第四卷
【第 四 卷】『第 一 章』 苏格拉底喜欢和青年人交往;他是怎样鉴别青年人的,他希望青年人受到良好的教育,第1、2节。如果受的教育不好,青年人的意志越坚强,就越容易犯罪,第3、4节。幸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知识,在于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并获得人们的尊敬,第5节。 苏格拉底无论做什么事情,或在什么情况下,对人都很有帮助,以致对任何一个肯思考的人来说(即使他只有很平凡的分辩能力),极其明显的
2006-04-30 14:49:00
5283
转载 【苏格拉底言行录】 第三卷
【第 三 卷】『第 一 章』 苏格拉底经常劝勉那些热望担任公职的人学习所要求于他们的业务。军事统帅的任务及其责任,1—5节。除了战术外他还必须知道许多事情,6—11。 我现在要证明苏格拉底对于那些期望获得光荣岗位的人是有重大贡献的,因为他使他们注意到他们在所寻求的岗位上所应负的责任。 有一次他听说狄阿奴沙多鲁斯来到了城里,宣称要传授做将领的艺术。苏格拉底注意到和他在一起的人中曾经有一
2006-04-30 14:47:00
3834
转载 【苏格拉底言行录】 第二卷
【第 二 卷】『第 一 章』 苏格拉底有点感觉到贪图逸乐的阿里斯提普斯正在想在政府里谋得一席位置,就劝告他说,自制是做一个政治家的必备的资格,第1—7节。但由于阿里斯提普斯说他只想度一种悠闲恬静的享乐生活,苏格拉底就提出一个问题,是治理人的人的生活更快乐呢,还是那些被治理的人的生活更快乐?第8—10节。阿里斯提普斯表示,他既不愿治理人,也不愿被人治理,只想享受自由。苏格拉底告诉他,他所想
2006-04-30 14:45:00
2678
1
转载 【苏格拉底言行录】 第一卷
【第 一 卷】『第 一 章』 雅典人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两个罪状,第1节。列举一些论证驳斥第一个罪状:苏格拉底经常向诸神献祭,第2节。苏格拉底占卜,他的守护神并非新神,第2—5节。他劝人在困难中求告神,第6—9节;他没有犯不虔敬的罪,他回避对神进行虚妄的推论,并说哲学的任务是研究德行,第10—17节。他的一生符合于道德准则,第18—20节。 我常常感到奇怪的是,那些控诉苏格拉底的检察官
2006-04-30 14:38:00
5921
转载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午)是古希腊雅典人,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 苏格拉底原为雕刻匠,后来倾心于教育研究,并以培养青年的完善道德为己任。他主张有知识的人才具有美德,才能治理国家,强调“美德就是知识”,知识的对象是“善”,知识是可敬的,但并不是从外面灌输给人的,而人的心灵是先天就有的。把人的先天就有的、潜在的知识、美德诱发出来,这就是教育。他还首先发明和使用了以
2006-04-30 13:19:00
2091
原创 伟人和普通人的区别:1、以读书为乐趣。2、知错能改。
最近几天先后看了:本杰明·富兰克林、亚伯拉罕·林肯 2人的传记,发现他们都有共同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1、以读书为乐趣:他们很少去娱乐场所,去喝酒、找女人、赌博、玩纸牌,他们一有空就读书,各种各样的书。 我想:除了少数一生下来就有优越生活的人之外,大部分的人的条件都是差不多的,而伟人之所以能和普通人不同,就在于他们读的书多,知识渊博,渊博的知识可以让他们增加很多成功的机会。
2006-04-30 10:31:00
3170
转载 富兰克林的13项美德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科学家,政治家,外交家,美国独立宣言和宪法签署人,作家,出版家,成功的印刷厂主。据说这13条美德是他在20岁时自己制定的,每周努力实习一项,到13周后重来一遍。1. Temperance: Eat not to dullness and drink not to elevation.节制:不要吃得像个傻子,也不要喝得飘飘然。2. Silence: Speak not
2006-04-30 10:06:00
1674
转载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释义:世上有五种不孝的事情。 第一种不孝:懒动手足,不肯劳作,不能奉养父母。 第二种不孝:专爱赌博、下棋、饮酒,不去奉养父母。 第三种不孝:喜欢财物,偏私自己的妻儿,不愿意奉养父母。
2006-04-30 09:18:00
2542
1
转载 富贵的人送人用财物,仁德的人送人用言辞
孔子在周学礼时,曾去拜见老子,向他问礼。学成告别时,老子送他说:“富贵的人送人用财物,仁德的人送人用言辞,我不是富人,就送你几句话吧。” “聪明的人常遭困厄,是因他喜欢议论别人;学问渊博的人常遭危险,是因他好揭人罪恶;做人子女的应心存父母,做人臣属的应心存君上,不能只顾到自己。”
2006-04-30 09:17:00
1315
转载 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释义:孟子说:“专爱指摘别人短处的,要想到将来的后果怎么样。” 今义: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可是背人论人的不善,常会招致口舌之灾,甚至有反目成仇的后患。
2006-04-30 09:16:00
3498
转载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释义:孟子说:“人最大的忧患就是: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太喜欢教导别人!” 今义:喜欢为人师,是自信、自满、自大的心理因素使然。为人师是极不容易的事,喜欢为人师而又自大自满,于己不再谦虚求进步,于人又不免误导,这不是人之大患吗?
2006-04-30 09:15:00
1701
转载 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释义:子夏说:“在位的人必须先获得民众的信任,然后才使役他们。如果没有得到百姓的信任就使役他们,那他们必以为是在害他们。另外,也要得到君上的信任才能进谏,如果没有得到君上的信任就进谏,那他必以为是在毁谤他。” 予之陋见:在现实社会中,下属在没有取得上司信任之前,即使你有满腹良策,还是闭口不言的好。
2006-04-30 09:14:00
4243
转载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释义: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结交正直的人,结交诚信的人,结交博学多闻的人,是有益的;结交惯于逢迎,不正直的人,结交工于献媚,不诚信的人,结交花言巧语,没有真实见闻的人,是有害的。
2006-04-30 09:14:00
2061
转载 子贡问友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释义:子贡问交友的道理。孔子说:“朋友有过失,要尽心尽力劝告他,并引导他向善。朋友要使不接受劝导就算了,不要再自讨没趣了。” 今义:劝善规过,是朋友的道义责任,所以“益友”才能与“良师”相提并论。可是在朋友听不进逆耳的忠言时,也只有闭嘴大吉了。不然,就会大伤感情,甚至大打出手。所以,开豁的心胸,理性的判断,极力的忍耐,是接受忠告的必要
2006-04-30 09:12:00
1214
转载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释义:孔子说:“里中要有仁厚的风格才好。若居住不选择在风俗仁厚的地方,怎能算是明智呢?”。
2006-04-30 09:11:00
2776
转载 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释义:子贡问孔子怎样才算是君子。孔子说:“君子在说话以前先做,做到了然后才说”。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释义:孔子说:“古人不随便说话,因为说到而做不到是可耻的”。
2006-04-30 09:08:00
1638
ACE 客户端 服务器 模版
2008-10-29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