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能记下点东西,就记下点,有时间拿出来看看,也会发觉不一样的感受.
小米的产品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用极致的体验和较低的价格而赢得市场,赢得商机,那么我们从小米yu7中,可以为我们带来哪些感触和启示呐 ?
YU7的设计创新与极致体验
-
空气动力学设计 :全车 10 组贯穿式风道、19 个风口,40 处优化,达成 0.245 超低风阻系数,22° 上翘鸭尾、镂空式扰流板、主动进气格栅等设计,既降低风阻,又兼顾美观与实用,提升了续航里程。
-
外观造型 :大溜背轿跑风格,车身尺寸 4999mm×1996mm×1600mm,轴距达 3000mm,定位中大型 SUV,相比 Model Y 的中型 SUV 定位,空间更大,更显大气。
-
色彩与轮毂 :宝石绿采用三套色罐,双层色漆工艺,微米级珠光涂层,清透纯粹;19 英寸钻石轮毂,低风阻极简造型,多辐式切面有序排列,兼具美观与功能性。
-
内饰与空间 :采用 P-HUD 抬头显示屏幕,细长的显示屏集中排布车载信息,可自定义排布。前排头部空间 100mm、后排头部空间 77mm、后排膝部空间 73mm、后排横向空间 1452mm,全面超越 Model Y。后排座椅靠背支持一键电动放倒,可变身为 1.8 米大床,全车共 36 处收纳位,前备箱容积 141L,后备箱容积 687L,后排放倒后可扩展至 1758L,满足不同出行需求。
-
静谧性与防晒 :全系标配静音夹层玻璃,全车 200 处噪音优化、120 处声学材料应用,整车气密性超越百万级豪车,静谧性优异。前风挡三层镀银,四门车窗夹层防晒玻璃,天幕玻璃双层镀银,Max 版配备智能调光天幕,防晒隔热效果出众。
-
智能座舱 :配备 16.1 英寸 3k 大屏,搭载 4nm 工艺高通第三代骁龙 8 移动平台座舱 SoC 芯片,后排还有可单独拆卸的娱乐屏幕,智能座舱体验在同级车型中处于领先地位。
-
辅助驾驶 :全系标配英伟达 Thor 芯片,算力达 700TOPS,搭载激光雷达、4D 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等,具备端到端辅助驾驶功能,硬件配置和功能丰富度上具有一定优势。
-
性能方面 :小米 YU7 双电机四驱版最大功率 495kW,零百加速 2.78 秒,超越 Model Y Performance 版 0.2 秒。单电机版电机功率、扭矩也优于 Model Y 后驱版,加速性能更强。
-
续航与充电 :小米 YU7 标准版续航 835km,四驱版 770km,均高于 Model Y 后驱版的 593km 和四驱版的 606km。且 YU7 支持 800V 高压快充,充电 10%-80% 最快 12 分钟,补能效率和续航能力更优。
-
智能配置 :小米 YU7 的智能座舱硬件配置和后排娱乐屏幕更胜一筹,辅助驾驶功能配置更丰富,如激光雷达等,而 Model Y 的智能配置相对简单,但其智能驾驶算法和数据积累有一定优势,不过部分高阶功能在国内受限。
-
空间方面 :小米 YU7 车身尺寸和轴距更大,乘坐空间和储物空间更宽敞,后排腿部空间、头部空间等均优于 Model Y,更适合家庭用户和长途旅行。
-
实用性配置 :小米 YU7 配备车外语音识别、对外交流放电功能等,实用性更强。Model Y 的座椅材质和内饰工艺相对更精细,但整体配置水平稍逊于 YU7。
产品定位与需求分析
-
精准定位,聚焦用户需求 :小米 YU7 定位为一辆智能、舒适且具有高性价比的家用轿车。在软件研发中,我们也应明确产品定位,深入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如同小米 YU7 考虑家庭用户对空间、舒适性和智能配置的需求一样,研发出符合用户期望的软件产品。
-
以用户为中心,引导需求 :不是所有功能都要让用户自己去摸索,要像小米 YU7 通过简洁的按键和自动大灯等功能,方便用户操作一样,软件应提供智能引导和贴心的功能设计,帮助用户更便捷地使用软件。
-
简约直观的界面设计 :小米 YU7 的悬浮一体式全景天幕、无水印无边框中控屏等设计,简约而不失美感和实用性。软件界面也应追求简洁直观,避免过多复杂的元素和操作步骤,让用户能够快速上手和使用,同时注重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营造愉悦的使用氛围。
-
注重细节,提升整体质感 :如小米 YU7 的星芒呼吸灯、光刃贯穿尾灯等细节设计,提升了车辆的品质感。在软件研发中,我们要关注细节,如按钮的反馈效果、页面的加载动画、输入框的提示信息等,这些细节之处往往能体现软件的品质和专业性,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
-
保持一致性与连贯性 :小米 YU7 的设计传承了小米汽车家族的基因风格,与小米的品牌形象相呼应。软件设计也应保持整体风格的一致性,在界面布局、色彩搭配、交互方式等方面形成统一的设计规范,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快速适应和熟悉,同时也有助于塑造品牌形象。
-
提高性能,确保流畅体验 :小米 YU7 通过优化车身设计,降低风阻系数,提升续航里程和动力性能。软件研发中,要注重性能优化,确保软件在各种设备和网络环境下的流畅运行,避免卡顿、延迟等问题,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流畅、高效的使用体验。比如,优化代码结构、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占用、提高算法效率等。
-
融入智能化元素 :小米 YU7 的智能语音、自适应巡航等辅助驾驶功能,提升了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软件研发应积极融入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个性化的服务,例如智能推荐、自动识别、语音交互等功能,提高软件的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
鼓励创新,打造差异化优势 :在竞争激烈的软件市场中,要敢于创新,寻找独特的功能和解决方案,就像小米 YU7 以其创新的设计和功能在众多汽车中脱颖而出一样。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理念,挖掘用户潜在需求,开发出具有差异化的软件产品,吸引用户的关注和使用。
-
采用模块化设计 :将软件系统划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模块,如同汽车的不同零部件一样,每个模块具有明确的功能和接口,便于开发、测试和维护。这样可以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同时也方便后续的功能扩展和优化。
-
遵循编码规范 :制定统一的编码规范,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如同汽车制造中的标准化生产流程一样,规范的代码有助于团队协作,减少错误和误解,提高软件质量。
-
进行充分的测试 :在软件研发过程中,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如同小米 YU7 在上市前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和验证一样,确保软件的功能、性能、兼容性等方面符合要求,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注重安全性与隐私保护 :随着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软件研发中要高度重视安全性,采取加密、身份验证、访问控制等措施,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信息,如同汽车制造商注重车辆的安全性能一样,让用户能够放心地使用软件。
-
持续优化,提升用户体验 :软件上线后,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像小米 YU7 监控续航里程等性能表现并不断优化一样,持续收集用户反馈,根据用户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改进和优化,不断提升软件的功能、性能和用户体验。
总结来说:1、是要以用户为中心;2、追求极致完美;3、实用合理的设计;4、去繁为简,把注意力放在关键点上。